第八届结构设计大赛
——
指导老师:
负责人: 梁家生
成 员:
时 间: 2011年5月
目录
桥梁名称………………………………………………………………1
纸张力学性能简析………………………………………………3
桥梁模型设计制作要求………………………………………3
结构选型…………………………………………………………….2
结构简化…………………………………………………………….4
荷载设计…………………………………………………………….1
内力设计…………………………………………………………….2
桥梁制作…………………………………………………….……..3
材料表………………………………………………………………..4
鸣谢…………………………………………………….…………….3
附………………………………………………………………......4
桥的名称
桥名:松鼠过河
小学课本上有一篇课文让人记忆犹新,小马要过河,不知道河有多深,就问水牛,水牛说河浅得很,小马要过河了,一只松鼠却跳下来,说:“不要过河,你
会淹死的!我有一个伙伴就是这样给淹死的……”由此,不禁让人感到惋惜,如果河上有座桥就好了,小马也就不用担心河的深浅,而小松鼠的伙伴也就不会被淹死了。所以我们给我们的桥梁起了这么朴素的名字:松鼠过河。
从桥上可以看出,此桥的造型典朴,优美,它的上部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古典拱形,下部采用了现代的桁架,完全是现代与古典的完美结合,整个结构既不失去古典的文化底蕴,又不失去现代朝气蓬勃的生气。拱形曲线的优美,悬索的绷直有力,水平杆的舒适和宁静,在桥上得到了最为完美的诠释。当桥映入眼帘,那一份优美,那一份力度,那一份宁静的舒适将上演难以忘怀的心灵震撼,给人以无限的视觉冲击。震撼后,也许你不知做云……但是有一天你会醒过来——就是它,拯救了松鼠。
这也许就是我们的设计理念。
桥梁,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繁荣的象征之一。结构稳定固然是理所当然,而在外观上有良好的视觉效果,那更是华龙点睛之笔。就像重庆的朝天门长江大桥,伦敦塔桥,还有我国古代的赵州桥,那些都是结构与美学的经典结合,所以注定要成为永恒,被世人铭记。
在设计和制作此桥的时候,我们也特别注意结构的稳固和外观的协调,纵使在制作的过程中有过程中有杆件的尺寸误差,但是整体上满足设计的要求。
桥梁的下部结构造型是一个V字,可以理解为英语的victory(胜利)的简写。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座桥就像是一个在眼前的目标,远远望去就是胜利的标志,它会给人一种向他靠近的诱惑。
桥的尺寸图如下图所示:
桥的尺寸如下图所示。这是最终优化结构,计算采用初步设计(如右图)结构。初步设计结构与最终优化结构在承载力方面只有微小的差别。
桥的尺寸如下图所示。这是最终优化结构,计算采用初步设计(如右图)结构。初步设计结构与最终优化结构在承载力方面只有微小的差别。
结构选型
桥自古以来的目的就是使天堑变通途,它为跨越江河和峡谷而架设。所以在设计之前,都要仔细地考察施工环境、地质条件,虽然结构设计大赛与此有些不同,但其整体设计思路仍未改变。
根据以往的经验,模型加载是在几乎没有任何水平支挡的平地上完成的,而且基本是跨中承受集中荷载。这种方式会使桥迅速向下挠曲,从而使四个支柱的上部向中间倾斜,下部向两边产生很大的水平推力,而这个力却没有办法靠外界抵消,直接的结果便是桥的结构破坏。
此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组合结构,它的上部是受水平拉杆作用的双铰拱,下部是简单的桁架结构(图2-1)。当集中荷载加在跨中时,水平拉杆向下弯曲,通过悬索拉动上面的拱,拱承受的拉力通过轴线传向两端的铰。这时对拉杆而言,受到水平拉力和竖向荷载,形成拉压,减弱了它自身的弯曲变形,这不
图2-1
但解决了水平推力问题,还充分利用了水平推力。因为这个传力过程是在上部完成,所以上部的双铰拱不会对下部的桁架产生水平力,只会传递竖向荷载。这时竖向荷载是通过桁架的四根支柱将它传向水平地面。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承力体系还是非常的合理。
纸张力学性能简析
任何材料的力学性能无非从抗拉、抗压、抗剪和抗弯几个角度分析,纸张也不例外。纸张是制造模型的原料,对模型进行力学分析就必须了解纸张的力学性能。从经验和实验观察,纸张的受拉和受压性能良好,尤其是受拉性能;但纸张的抗弯和抗剪性能却不十分理想,所以要尽量避免杆件承受弯矩和剪力。另外,组成模型的杆件,由于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人为损坏,很容易出现
结构设计大赛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