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侃“若比邻”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编辑:杨杨
栏目:环球
字数:1619
页码:1P
原标题:调侃“若比邻”
要讲国家或民族间的关系,咱老祖宗早在战国时就发明了“远交近攻”策略,似乎专跟邻居过不去。且不说古今中外邻国之间兵戎相见大动干戈的例子,就说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谈笑风生,也可见一斑。似乎谁都觉得自己的民族比别的民族风趣幽默,尤其是喜欢调侃相邻的民族。
印度VS巴基斯坦长途电话&本埠电话
有一次,我的印度朋友一本正经地问我:“知道吗?我们印度总理去巴基斯坦访问去了。”没错。我是好像在报纸上看见这个消息了
,本想问问他的看法,却不料他滔滔不绝地自己讲起来了:
我们总理去了以后,巴基斯坦总理非让他参观巴基斯坦的高科技通讯中心,说是能与阴曹地府打电话,建议他与那边的已故总理尼赫鲁联系一下。印度总理半信半疑,结果一试还真行!通话效果特好,而且收费仅一个卢比。我们总理回去以后,命令科研部门立即研究同样的通讯设备,绝不能落在巴基斯坦人后面。
结果等巴基斯坦总理回访时,印度总理同样请客人参观高科技通讯中心,与在阴间的已故总理布托联系一下。结果发现美中不足的是通话费用高得惊人。等贵宾离去以后,印度总理生气地问:“怎么搞的,这不是丢我们印度人的面子吗!”一位印度科学家小心翼翼地解释说:“报告总理先生,从我们这里往地狱打是长途电话,而从巴基斯坦往那边打可属于本埠电话。”
美国VS加拿大自己行动&依赖国家
我们的朋友中就有这样一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年轻人,碰到一起就拿对方开涮。据加拿大人说,美国人都怕死,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到了阴曹地府怕付不起房租和水电费。那美国人则讲了一个故事反唇相讥:
有一次,一个美国人、一个加拿大人和一个犹太人因为卷入一起车祸
,受了重伤。送到医院以后,抢救无效,三人一同见了阎王。那阎王爷见到美国人说:“这么年轻就到这里来了?你给我500美元,我就送你回去。”那美国人二话不说就付了钱。阎王爷也说话算数,当时就把美国人打发回人间。美国人在手术台上一睁眼,倒把医生吓坏了:“你怎么活过来了?”
美国人于是一五一十把见阎王的事说了一遍。那医生接着问:“那另外两个人呢?你们不是一起上去的吗?”美国人说:“没错,我们一起上去的。我听见那阎王爷也向他们要500美元。我离开的时候,那犹太人正在跟阎王讨价还价。而那加拿大人还躺在那里等政府替他付款呢!”
短短一个故事把美国人的实际、犹太人的狡黠和加拿大人对福利制度的依赖都反映出来了。
法国VS比利时城里人&乡巴佬
在欧洲。法国民间创作了许多有关邻居比利时人的故事,处处透着高贵聪明的法国城里
调侃“若比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