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的公共卫生问题
生态环境破坏:
供电供水系统中断,交通阻塞,通讯中断,缺乏洁净饮用水、
粪便、垃圾运输和污水排放系统及城市各项卫生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污水、粪便、垃圾无人管理,蚊蝇密度很快增高。
人员、动物伤亡严重,尸体只能临时就地处置。
灾民密集,居住条件差,感染机会多,对传染病人缺乏隔离条件。
当地各级医疗卫生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第1页/共78页
水源污染
供水设施破坏,水质恶化
食品污染
食物污染、食物中毒
媒介生物孳生
蝇类孳生
蚊类孳生
鼠类增殖
传染病流行
肠道传染病
无免疫人群中传染病的流行
第2页/共78页
灾后的公共卫生处置
灾区污染环境消毒与杀虫
地震灾害后饮用水卫生处置
地震灾害后食品卫生处置
第3页/共78页
目前急需开展的消杀工作
1、对人和动物尸体进行卫生处理。
2、对灾民居住点的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对垃圾集中处理。
3、在灾民居住点答建临时厕所,并对临时厕所及排泄物定时定点消毒处理。
4、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处理
5、对蚊蝇孳生地及垃圾堆放处定时定点做杀虫处理。
6、对卫生防疫人员的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处理。
第4页/共78页
地震灾害的消毒特点
由于地震导致多种微生物混合污染,卫生清理和消毒的任务量大。
尸体、饮水、粪便、垃圾、环境、餐饮具、手的消毒是重点。
在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的选择方面,要求简便易行,价格便宜,供应充足。
第5页/共78页
消毒原则
地震过后在实施现场救援的同时应及时有效地进行消毒工作。
根据危害程度,对污染源进行分类消毒,重点做好水源保护和尸体、饮水、粪便、垃圾、环境、餐饮具、手的消毒。
对必须消毒的对象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对可能被污染范围的消毒应无遗漏。
应选用效果可靠的消毒剂,消毒过程中应保证药品有效含量、作用时间、使用量。
做好消毒效果评价,确保消毒质量。
第6页/共78页
基本概念
消毒disinfection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第7页/共78页
疫源地消毒 disinfection of epidemic focus
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
随时消毒concurrent disinfection
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
终末消毒 terminal disinfection
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预防性消毒
在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对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等进行的消毒。
第8页/共78页
暴露时间 exposed time
消毒或灭菌物品受到消毒因子作用的时间。又称作用时间、处理时间。
有效氯 available chlorine
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其含量用mg/L或%表示。
第9页/共78页
消毒方法
消毒工作应该由进行过培训有现场消毒经验的人员进行,掌握消毒剂的配制方法和消毒器械的操作方法,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采取相应的消毒方法。
第10页/共78页
含氯消毒剂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