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联绵词不可分训说”辨疑联绵词.docx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联绵词不可分训说”辨疑联绵词
信守当代联绵字理论者全部认定联绵字是“由两个音节联缀而成的单纯词”,又令王念孙的“不可分训”说来助势,于是有了“联绵字/词不可分训说”。广泛流传开来,便成了“定论”。这种“定论”不可避免地要反应到词典的立目释义里,于是为我们讨论问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本文拟借词典介绍“联绵字/词不可分训说”的文字讨论问题。词典的解释力争概括,借它讨论问题能够避免大量引书的麻烦,讨论起来也相对自由部分。当然不是讨论所借用的词典,更无意批评词条撰写者。如一部古汉语知识词典介绍说:
  联绵词不可分训说(1)(按:序号为引者所加。下同)词汇学学说。(2)联绵词是只含一个词素的双音节单纯词,组成联绵词的两个音节(表现在书面上就是两个字)必需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词义,两个音节中的任何一个全部没有独立的意义,(3)所以联绵词的两个音节是不能分开解释的,尤其不能拘泥于两个字的字面意思来解释。(4)清代王筠毛诗双声叠韵说云:联绵词“皆合二字之声以成一事之意,故泥字则其义不伦,审声则会心非远,但当用公羊传之耳治,不可用其目治也。”王筠所谓的“目治”、“泥字”,就是望文生义;王筠所谓的“耳治”、“审声”,就是因声求义。(5)比如汉书・高后记:“计犹豫,未有所决。”“犹豫”是联绵词,意指犹豫不决。不过唐代颜师古注曰:“犹,兽名也。……此兽性多疑虑,常居山中,忽闻有声,即恐有些人且来害之,每豫上树,久之无人,然后敢下来,须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决者称‘犹豫’焉。一日,陇西俗谓犬子为‘犹’,犬随人行,每豫在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云‘犹豫’也。”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六“犹豫,犹豫也”条批评说,“犹豫”又作“犹和、夷犹、容和”,“夫双声之字,本因声以见义,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固宜其说之多凿也。”(6)联绵词不可分训说是从“联绵词上下同义,不可分训”的说法发展而来的。清代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十六“连语”条云:“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说者望文生义,往往穿凿而失其本指。”王念孙的意思是,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字义相同,不能作不一样的解释。如:汉书・严助传:“今闽越王狼戾不仁。”唐代颜师古注:“狼性贪戾,凡言‘狼戾’者,谓贪而戾。”王念孙指出:“案师古以‘狼’为‘豺狼’之狼’,非也。‘狼’亦‘戾’也,‘戾’字或作‘整’,广雅曰:‘狼戾’,狠也。’又曰:‘狼,狠整也。’是‘狼’和‘戾’同义。燕策曰:‘赵王狼戾无亲。’淮南・要略曰:‘秦列,非谓如狼之戾、如狼之贪也。……‘狼戾’乃双声之字,不可分为二义。若必谓如狼之戾,则‘乐岁粒米狼戾’又将何说乎?”(7)王念孙从双声叠韵的角度观察联绵词,采取以音韵通训诂的措施来解释联绵词的词义,这是正确的;不过她所谓的“上下同义”是指由两个同义词素合成的双音节联合式复合词,而从当代词汇学的看法看,这一类词本不应该置于联绵词之中,所以后代学者把“联绵词上下同义,不可分训”的说法加以改变,形成了愈加科学的理论。
  下面依引文中所标序次略作讨论。
  (1)后说“联绵词不可分训说”是词汇学学说。可是,“词”在20世纪以前的传统语文学里只指虚词,在当代语言学里不但指虚词,也指实词。“联绵词”这一术语至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是当代联绵字理论之肯定派(以下简称“肯定派”)加给当代词汇学的;“不可分训”却是清代训诂学家王念孙的话,和训诂学家之反对“拆骈为单”的思想是一致的。上引词典释“训诂学”说:“专门研究古代书面语的语义和有关这种语义的诠释方法、方法的一门学科。……训诂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于文字学、音韵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校勘学,乃至文学、哲学、史学等全部有不一样程度的包括。”而释“词汇学”说:“专门研究语言中的词汇的一门学科。详细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成和发展、词义的系统和演变、词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和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等。”王念孙不懂词汇学,从未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她的话肯定不支持后人虚构的“联绵字一双音单纯词”说。然则肯定派说“联绵词不可分训说”是词汇学学说,是先把训诂学和词汇学烩在一起,然后移王念孙的“花”接自己的“木”,最终只打词汇学的招牌,借以附会当代联绵字理论的基础理论“联绵字一双音单纯词”说。这是肯定派在证实、守护或宣传“联绵字一双音单纯词”说时最常见的方法。调查结果表明,这么做确能“说服”部分年轻人,因此我们也不避反复地一再指出这一点。
  (2)后面的话反应了肯定派的“共识”。不过,即使这话越说越绝对,而且不厌其烦地举了部分例证,不少例证更是辗转抄引,仿佛颠扑不破,实际上只是自蔽自惑,并不影响无成见者洞察其非。对那些被肯定派重复列举出来证实“联绵字一双音单纯词”说的“经典例证”,白平(2021:172―208)一次就考辨了

2021年“联绵词不可分训说”辨疑联绵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