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安门医院右安门旧事
右安门的“门” 像北京很多有名无实的地名一样,右安门没有“门”已经整整50年了。 古时的右安门不是依据“左西右东”的地图属性所命名,而是从内廷(紫禁城)的角度来测定的方位。所以,在故宫西南边的叫做右安门,而东南边的就叫做左安门了。它表现着君临天下的大一统格局。
右安门箭楼及瓮城于1956年拆除,城门楼于1958年拆除。拆除城门有一虚一实两个理由,虚日城墙、城门是封建的象征,留着它会束缚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实日拆掉城门有利疏导交通。于是,北京全长39.75公里的外城及内城的二分之一轰然倒下,以至现在60岁以下的大家大全部没有了右安门城楼的记忆。
右安门原是一门一楼。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通宽16米,进深一间,通深9米,高6.5米,楼连城台通高15米,瓮城呈半圆型,东西宽23米、南北长29米。箭楼为单檐歇山小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深6米,高7.1米,楼连城台通高16.6米,其南侧面辟两层箭窗,每层7孔,东西侧面亦辟两层箭窗,每层3孔,侧面正中辟过木方门。右安门是北京外城南城墙三门中最西边的一个。右安门因为正对内城的宣武门,在建成之初叫做“宣武外门”,后才改称右安门。右安门的城墙下曾做过刑场。解放早期镇反运动中,北京市公安局依据军管会的判决,曾分别在天桥、右安门、东郊等处刑场处决过反革命分子199名。
右安门的桥
右安门的桥微缩了北京交通50年的发展史。
自从右安门在50年前被拆掉以后,右安门桥就承载了京畿重关的职能。一应进出北京城南的车辆大多要从这里经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右安门桥上的交通十分平缓解礼让,两辆马车对行而来,熟识的把式能够在桥上停车慢聊。以后,伴随进出城车辆的增加,右安门桥开始负重工作。上世纪70年代前,右安门一带出现了两大交通瓶颈,一个是右安门桥南5路公共汽车站周围一座突兀而出的副食品商店,天天上下班高峰时,对开的5路公共汽车尤其轻易在那里“卡壳”。再一个就是右安门桥。70年代的右安门桥是一座毫无美感的水泥桥,粗糙的水泥梁柱经过不知多少次整修加固,远远望过去黑黢黢七叉八叉。桥下水流湍急,桥上人车混行,南来北往的汽车、马车、三轮车、自行车交错在一起,喇叭声催,人声鼎沸。入夜,桥上立即静下来,窄窄的桥栏上、人行步道上总是聚坐着闲聊的大家,她们大多是住在周围的职员和农民,是在桥西南的右安门小吃店打过牙祭后相约这里的。那时候穷,小吃店的猪蹄、猪耳朵、猪头肉和几分钱一两的白酒是她们的最爱。酒酣耳热以后,总是习惯地到“桥头儿”坐聊,兴致高的聊到午夜方归。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北京城快速增大的交通流量使右安门桥越发不胜重负,桥栏三天两头被撞坏、剐坏。一次大修停用,它的左右两侧一夜间树起了两座草绿色的暂时钢架军便桥。等主桥修好,便桥亦继续使用,可惜三桥并立也未能缓解这里的交通压力。还是以后二环路的连通使经由右安门的东西向交通成为坦途,现在的右安门桥已经形成了立体交叉。昔日右安门桥头对坐闲聊的大家已经成为一道京味逝景。
右安门的大观园
“大观园”始建于1983年,名盛一时,成为北京新16景和中国旅游胜地40家之一,还一度成为外地游客旅京的首选观光地。该园占地约13公顷,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水面近3公顷。园内有大小景点40余
2021年右安门医院右安门旧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