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万竹园万竹园
趵突泉,号称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拥有三千多年历史。趵突泉公园里有很多景点,包含漱玉、马跑、金线、柳絮等众多名泉和李清照纪念馆和万竹园。
而说到万竹园,还有不小的来头呢!万竹园在趵突泉公园的西南部,前、东西三院成品字形排列,花园居于西部,占地面积万平方米,是一座兼有南方庭院和北京王府、济南四合院风格的古式庭院,因园内郁郁葱葱的竹林而著名。
底蕴深厚,结缘名人雅士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泉城济南是山明水秀的地方,自古以来便和无数的名人雅士、文人骚客结有不解之缘,这历史悠久的万竹园也不例外。
万竹园始建于元代,因园内筑有“胜概楼”,著名书法家赵孟�曾有诗描写其壮观,称“济南胜概天下少”。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则“狐嫁女”的小说,说的是一位胆大刚直的殷天官,在一处无人敢住的宅子里,邂逅一狐狸家族嫁女的场面。即使这只是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聊斋小说,可是小说中的人物则是真实的,这位殷天官其实就是济南历史上的名人――明代大学士、礼部尚书殷士儋。殷士儋,济南人,明代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因其曾经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被尊称为“殷阁老”。明隆庆四年(1570年),殷士儋归隐于此,“筑庐于泺水之滨,讲学著书,一时从者如云。”她在园中修建“川上精舍”,并易名“通乐园”,取“和民同乐”之意,当初人称此园为殷家亭子、阁老亭。清朝康熙年间曾任成山卫教授、诗坛怪杰济南人王苹购得此园,在园内筑书室,又因园内望水泉居济南七十二名泉第二十四位而易名为“二十四泉草堂”。
到了清末民初年间,袁世凯授意山东督军兼省长张怀芝为其修建生祠,以后因为袁世凯忙于做皇帝,张怀芝遂建为私人住宅。张怀芝集江南江北的能工巧匠,历时10年,建成现在的规模,故又名张家花园。
巧夺天工,庭院深深深几许
当年张怀芝召用能工巧匠,对该园万平方米占地,吸收北京城王府、南方庭院、济南四合院等设计经典,“采取对比、衬托、借景等法,利用墙、廊溪、桥,对空间进行分割”,组成层层叠叠的东、西、南3套院落。其中东套有4大院3小院,西套有4大院,两套相连;南套为两小院,计有186间房舍,经巧妙设计各院由精工细作的曲廊环连,园内还置4亭、5桥、1花园。
万竹园关键建筑物全部规则地排列在轴线上。若门户洞开,自南而北形成一条优美的透视线。院中空间环环相扣,建筑庭院层层递进。室内以隔扇、花隔墙、屏风划分,院内回廊逶迤,起到了联络和交通的作用。院落之间多采取垂花门或异型门,门洞全部能形成优美的框景,含有虚实对比的空间改变。关闭门户,各院自成一体。东院玉兰院最终一进有前后楼,为恒明楼。前楼是主人起居处,后楼是小姐闺房,也叫绣楼,仅有一座天桥和前楼相通,封建社会对女子的管制森严可见一斑。西院除各式客厅外,另有家祠、运动场、藏书楼等,院中建有六角水榭,是古时豪宅中独有的特色建筑,用于主人和来宾赏戏和听曲。园内简练明快的明代木椅,珍贵的清代九龙王爷椅、透雕书案、雕龙大厨、镶嵌玉石的雕龙大床,明清时期的细瓷花球瓶、八仙瓷缸、雕龙照壁和清花瓷盆等,分别安置在海棠院、木瓜院和杏院等处。石栏、门墩、门楣、墙面等处,分别有石雕、木雕、砖雕,雕刻细腻逼真,为万竹园“三绝”。“知鱼亭”作为廊的起点,南端以临泉而筑的白云轩作为廊的终点。
2021年庭院深深万竹园万竹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