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朴素晚霞
在盈丰乡利一村、利二村和民丰村三村交接的地方,有不少小店和人家,就形成了一条自然街,叫三角街。朴素家就在三角街上。路南,一所7字形草房。临街是店铺,天天早晨落下排门板,就是朴素的木器店。7字形草房所围的道地,便是朴素娘的活动场所,生活所需的洗洗汏汏、晾晾晒晒,全部在这儿展开。空闲时,朴素娘就坐在那儿,缝缝补补,纳纳鞋底。朴素爹过世得早,朴素和娘两人过活。朴素没有从过师,在这一行里只能算是个蹩脚的木匠,只会修修补补,做些平常的生活器具。像脚盆水桶什么的,样子全部一味的拙笨,但坚固耐用。就像她本人,圆头圆脑的,木讷,有蛮力。乡村人家嫁女儿要做的嫁妆,独立门户要做的大件,自然是不敢劳烦她的。只是水桶漏了、凳桌跷脚了,部分小东小西要修补和添加时,才上朴素家。因此,朴素的木器店一向生意清淡,收入微薄。但朴素和娘对生活没啥要求,好歹也把淡日脚给对付过去了。
朴素十八岁那年春天,朴素娘托同村的媒婆张生娘说了门亲,民丰村沈家,姑娘叫沈晚霞,十六岁。朴素娘问朴素,朴素说好的。于是讨了女方的生辰八字,找镇上的柳瞎子合了合,婚事就定在这年腊月初九。朴素赶快准备木料,要请镇上的木匠来做。女方却传过话来,叫朴素自己做。朴素只好硬着头皮上,七弄八弄,花了四个月工夫,才总算照礼单弄齐了。但一个个笨头笨脑的,谁见了全部笑掉大牙,说要女方接收这些傻大个,除非她是瞎子。朴素自己不敢送,便托人送过去,心里十五只桶打水七上八下的,谁知女方却说喜爱。朴素娘听了倒是不放心起来,又向张生娘探询姑娘的长相?张生娘还是那句老话,姑娘有鼻子有眼的,端庄着呢。
腊月初九,大雪,做行郎的就骂朴素,瞧她折腾的这些嫁妆,笨头笨脑的,原来就重,天高头又倒下这么多雪来,地上滑得死人,她们一路跌过来,挑回三角街时一个个全部气喘如牛。新郎倌朴素更是诚惶诚恐,她倒不是担心行郎,而是担心新娘子。直到揭起红头盖,见新娘子不瞎不麻不缺嘴儿,五官是五官,四肢是四肢,这才亮出憨厚的笑容。是夜,席散人尽,新房里只剩下两人时,新娘子只说了一句话。她说这些嫁妆要不是你自己做,早给行郎掼破了。
第二天,沈晚霞五更起床,就在隔壁架车纺线纺车和织布机是她的陪嫁,天亮做饭,熟门熟路的,倒不像是个昨天才昏咚咚被抬进门的新娘子。朴素娘一早就上街分喜糖去了。沈晚霞手持扫帚,盯着道地上厚厚的积雪发呆,眼睛亮亮的。雪后的太阳尤其鲜亮,满地白雪交织着梦通常的光芒。朴素默默盯着她。昨天她看得不是太明白,现在还想多看看。沈晚霞害羞道:“我一扫地雪就会脏的。”朴素说:“那就不要扫了。”沈晚霞就拉朴素去整理客堂,把客堂里的饭桌方凳搬到店铺里,紧贴里墙安置,来个用户也能够坐坐,喝杯水。客堂改成了沈晚霞的作坊,靠窗架起织布机,因为靠窗光线好,里侧放她的纺车,还放了部分用具,作坊就满满当当的。
朴素娘把喜糖分遍三角街,回家见沈晚霞已换了平常衣裳,正在织布呢。“哟唷唷,你个媳妇大娘,生活不是一日二日做得完的,今天你就给我歇着吧。”朴素娘心疼得不得了,拉起沈晚霞冰凉的手,从自己的围裙下摸出铜火囱,给她烘手。沈晚霞不依。最终婆媳俩手叠手地烘着铜火囱,有一搭无一搭地白话开了。
一群麻雀落在篱笆墙上,叽叽喳喳的,谈了些天后,又到朴家的道地上散步,抑或寻食,在雪白的雪地上留下一串串小脚丫印。沈晚霞仿佛头回见到麻雀似的,像个孩子似地叫朴素娘看,眼里满是喜悦。朴素就闷声不响地拿起扫帚,在道地中央扫出一块黑地来,又在黑地上撒了一把米。饥饿的麻雀争相寻食,嘟嘟地飞上飞下,好生热闹。随即,朴素用短棒在黑地上支起一面筛子,筛子下又撒了把米,一根细绳结住短棒,一直延伸到屋里。朴素手执绳端,候在屋里,候了大半个下午,才总算弶到一只麻雀。
朴素把弶到的麻雀给沈晚霞。
沈晚霞轻轻地抚摩麻雀的小脑袋,像疼爱孩子似的,不知跟麻雀说了些啥,在天黑前,却把它放了。好不轻易弶来的麻雀,就振振翅膀不见了。朴素有些纳闷,问她不喜爱麻雀吗?沈晚霞说喜爱。朴素就噢了一声,不再说啥。沈晚霞也不再说啥。
一夜无话。
第三天回门,朴素一早就把羊头车准备好了,车轮两侧全部垫了稻草,稻草上又铺了麻袋。烊雪后的乡路又烂又滑,朴素娘叫沈晚霞坐车回去。沈晚霞偷偷地塞给朴素部分钱,叫她去汪家捉了两只小猪,作为给她哥嫂的回门礼。出门时,沈晚霞坐一边,两只小猪躺一边。两只小猪呆在黑咕隆咚的麻袋里,不免惊慌,就跟婴儿似地不停喊。过街时,大家就开朴素的玩笑:“朴素,这么快啊,小人全部有了?”朴素嘴笨,也不知答啥好,一脸憨笑,脚下却使足了劲儿,恨不得一口气走出三角街。到了野外,天阔地圆,残雪斑斑,朴素和沈晚霞全部松了口气。
四野无人,沈晚霞就叫朴素歇一歇,扶她下车,她脚麻,想落一下地。今天,沈晚霞又穿上了嫁
2021年晚霞朴素晚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