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生态旅游规划 2 第一节生态旅游规划概述一、一、生态旅游规划的含义指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旅游发展目标、旅游开发项目和产品、旅游活动和路线纳入生态旅游这一总体理念中,并在空间上进行合理布局,目的在于推动生态旅游地环境、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所进行的规划设计。 3 二、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保护优先原则: 将环境保护置于优先地位。?容量限制原则: 控制游客规模和旅游建设规模(游客限量、旅游区内无建筑或少建筑,即使建筑也要小规模而且尽量与环境相协调一致)。?分区规划原则: 在自然保护区实施同心圆式的规划(旅游活动区只能在核心区外围的非重点保护地带内)。?环境管理原则: 实施严格的环境管理和监控(监测与控制生态旅游活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法律保护原则: 对重要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制定法律法规(有法可依,依法处理)。 4 三、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模式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是生态旅游发展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达到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双重目的的重要途径。主要是功能规划设计模式,包括: ?自然保护区三区功能规划模式?观光农业旅游规划地域模式?森林公园功能分区规划模式 5 保护区缓冲区在实验区,可设计一些比较集中的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但应尽量限制其对环境的影响。核心区研究站实验区将核心区限定为绝对保护区,禁止建设任何旅游设施。在缓冲区,划定主要景观游览地, 向游客提供优良的自然环境和资源, 实行定点、定向游览活动。(1)自然保护区三区功能的生态旅游规划模式按照自然保护区的圈层功能结构规划—— 6 理想自然保护区旅游功能规划设计模式示意图 7 (2)观光农业旅游规划设计的地域模式*东菀年丰的动手果园*木兰川的“吱吱”土布坊*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过程,并以亲切的交易方式回报乡村经济*可采摘的直销果园*乡村工艺作坊*乡村集市 5%—10% 产品区*井冈山的农民客栈、公社食堂*营造游客能深入其中的乡村生活空间,参加体验并实现精神交流*农村居所*乡村活动场所 10% —15% 休闲区*东菀年丰山庄的桑基鱼塘*苏州的农林大世界*日本高效精细农业*以色列节水农业*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型,传授系统的农业及农业生态知识,得到教益*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科普示范(配研修所) 15% —25% 示范区*珠海的蝴蝶公园*随州的银杏公园*木兰川的五彩田园*使游客身临其境, 感受真切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观赏型农田带、瓜果园*珍稀动物饲养场*花卉苗圃 50% —60% 观赏区例注功能导向构成系统所当规划面积分区观光农业旅游功能规划设计模式 8 (3)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模式用于建造职工住宅居民住宅区行政管理用地行政管理区用于相对集中建设住宿、购物、娱乐、医疗等接待服务项目及其配套设施接待服务区用于从事木材生产、加工等非旅游业的各种林业产业发展用地生产经营区主要用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公园环境生态平衡生态保护区在一些占地面积较大的森林公园内可开辟服务于森林旅游需要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工业的用地区域旅游商品生产区选择地形较封闭、远离游览区、野营地和娱乐区,适宜野生动物繁殖的地段开辟狩猎区狩猎区开展野营、露宿、野餐等活动用地,多为森林茂密、较为平坦的地面,坡度一般在 10C 以下野营区为旅游者游览的景观区域,由特色群落、古树名木、自然山水组成,是公园开展各种旅游项目的主要部分游览区功能区特点与用途功能区名称森林公园旅游功能规划设计模式 9 四、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程序立项与调查阶段: 论证论证 10 评价评价规划规划评价与规划阶段
第五章生态旅游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