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免疫学应用
免疫学原理不仅揭示了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且免疫学相关技术在动物疾病诊断和防治、生物活性物质测定、生物制品的制备和检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免疫诊断和免疫防治
一、免疫诊断与检测
(一)免疫血清学技术诊断与检测
,或者确定发病后特异性产物。微生物及寄生虫分别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原,他们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取患病动物的组织或血清作为检测材料,利用适当的血清学试验,能够定性或定量地检测微生物或寄生虫抗原,确定他们的血清型及亚型,或者检测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疾病进行确诊。目前,诊断用抗原已从微生物和寄生虫抗原扩展到肿瘤抗原等多种。
通过免疫学诊断,不仅能考查动物个体某一时间点所处的病理发展阶段和免疫应答能力,而且能通过对群体材料的定期检测,揭示全群动物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从而判断群体对某一特定疾病的易感性,对该病在群体中流行的可能性做出评估,即所谓流行病学分析。凝集试验、沉淀试验、中和试验、标记抗体技术等,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此类诊断。
随着免疫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血清学诊断还可以用来检测植物体内的病毒等微生物抗原,诊断植物疾病。
,并从尿液排出。以该激素作为抗原,将激素抗原或抗激素抗体吸附到乳胶颗粒上,利用间接凝集试验或间接凝集抑制试验,检测孕妇或妊娠动物尿液标本中是否有相应激素存在,进行早期妊娠诊断。根据反应类型和条件不同,这些反应在室温下经过3~20min就能观察到结果。另外,间接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等也可用于妊娠诊断。
,尤其是酶免疫标记技术和放射免疫标记技术,可以检测出ng(10-9g)及pg(10-12g)水平的物质,实现对动物、植物和昆虫体内其他方法难以测出的微量激素、白细胞介素(IL)等生物活性物质的超微量测定。
,作为分析物种鉴定和生物分类的依据。另外,血清学试验能用于人和动物血型的分类与鉴定。
,例如抗肿瘤药物筛选中,需要测定药物对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还产生了许多新的免疫鉴定技术。例如,与荧光抗体染色法和免疫酶组织化学相结合,可以在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对抗原分子进行精确定位;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产生了用于定量分析基因表达产物的免疫转印迹技术等。
(二)变态反应诊断利用变态反应原理,通过已知微生物或寄生虫抗原在动物机体局部引发变态反应,能确定动物机体是否已被感染相应的微生物或寄生虫,并能分析动物的整体免疫功能。迟发型变态反应常用于诊断结核分支杆菌、鼻疽杆菌、布氏杆菌等细胞内寄生菌的感染。例如,将结核菌素进行皮内注射同时点眼,可以诊断动物是否已经感染结核分支杆菌。目前,用结核菌素进行皮内注射、点眼诊断是动物结核病的规范化检疫方法。
(三)细胞免疫测定技术细胞免疫检测技术是血清学试验无法代替的免疫测定技术。不仅可以揭示动物体内细胞免疫的水平和状态,分析特定抗原刺激T细胞后的细胞免疫机制,而且可以通过测定抗原进入机体后细
第一节 免疫诊断和免疫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