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烛照深山烛照深山18年.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烛照深山烛照深山18年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桂林、陆建芬的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期望发芽。
  沧茫大凉山,险峻彝山寨。四川省大凉山甘洛县二坪村已经融化于那片浩渺的云海中,李桂林和陆建芬的“夫妻学校”就像云海中的航船,满载着彝家人的期望,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扬帆驶去。从大渡河上过吊桥,走羊肠小道至岩脚,再爬山崖,攀5架木制的云梯才能抵达二坪村。这里仿佛一切全部和世隔绝,只有一处透着文明的曙光和期望,那就是村里的小学。
  高崖上的坚守 花开彝家
  1990年,四川省甘洛县乌史大桥乡党委、政府决定恢复停办已10余年的二坪村小学,让当地的孩子重新取得受教育机会。“二坪”是大凉山最边远、最艰险的彝族山寨,在大渡河峡谷海拔约1800米的悬崖上。
  因为环境险恶,公办老师调不去,当地又找不到识字能教书的,只好到外地去聘任。乡村领导经过多种路径四处探询,最终找到这位当初25岁,高中毕业的彝族青年李桂林。
  当年快开课时,李桂林对父母撒了善意的谎言:“我去看看,假如路实在太险,条件实在太差,立即回家!”父母答应了。
  听说老师到来,二坪山村沸腾了,同时惊呆了初到这里的李桂林。“此时,一幅凄凉的景象映入我眼帘:老大爷们光着脚,披着毡子,叼着烟斗;老大娘们披着羊皮,背着孩子,衣服破烂,袒胸露乳;七八岁的孩子不管男女,大全部光着屁股,晒得黝黑发亮……”李桂林说:“一股莫名的心酸让我落泪,大家全部是人,全部是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马上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的同胞还如此贫穷落后,在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责任感的驱使下,我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决心。”
  因为停课时间太长,很多适龄儿童未能入学,1991年急需招进一班新生,学校再次面临缺乏老师的困难。整个暑假,李桂林为找老师,几乎跑遍汉源,找的人有的嫌工资低,有的说彝族娃儿不好教,有的被山“路”吓退,甚至有些人嘲笑说:“没人敢去,你只有去请探险家……”
  快开学了,李桂林心急如焚,只好动员妻子陆建芬(懂彝、汉语)去二坪代课,妻子深明大义,答应了她的请求。
  今后,陆建芬背着才两岁的大儿子到二坪开始了相夫教子、教学育人的工作,学校就成了她们的家,在二坪一呆就是18年。18年来她们一心扑在工作上,只有放假才能回去一趟。从老家走到学校整整要花10小时,每次回来,她们总是丈夫背包、妻子背小孩,吃力地爬向二坪。孩子哭大人饿,深一脚、浅一脚爬到攀上木梯时,早已头昏目眩,此时稍有闪失,就会摔进万丈深渊。
  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不能阻挡前进的脚步。学子朗朗诵书声中,二坪这个昔日“文盲村”变成今天的“文化村”,谈到这些改变,李桂林激动地说:“当我看到这组数据,总是感到无比欣慰,我们做的一切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这种荣誉不能用金钱衡量,是至高无上的。”
  有一个感动叫无言情暖大地
  18年的教学生涯,她们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阿木以哈是全村出名的调皮鬼,学校上门报名时,她父母说:“孩子太调皮,恐怕惹祸,不能让她读。”其余家长也说:“假如这个娃儿要读,我们的孩子就不读。”李桂林夫妻三番五次动员她家长,做通其它家长的思想工作,让这孩子报名入学。阿木以哈家是村里特困户,李桂林一家把衣服改小

2021年烛照深山烛照深山18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