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停产潮袭来:国潮袭来
中国北方钢铁巨擘唐钢集团正在拆除两座400立方米的高炉,这么的高炉一年能够产铁40万吨。依据计划,这两座高炉原来应该在明年拆除。唐钢集团的官方理由是为了“节能减排”,但唐钢集团的内部人士说:“我们也舍不得拆,以前这么一个炉子一年就有利润2021万。”现在的情形完全相反,每多生产一吨,就会多一份亏损。
在拆炉的同时,唐钢集团下属的两个合资企业也已经停产一个半月。实际上,在巨大的供给压力下,中国的钢厂已经集体出现了大规模停产,在中国最大的钢铁基地河北省,2/3的企业已经停产或半停产。
这或许是中国经济冬天来临的预兆:作为国民经济中大部分产业的上游,钢铁业的走向和整体经济关系亲密,并最能感受到整体经济的脉动。对于唐钢集团这么的钢铁大厂,经历这一轮波动短期并不会威胁其生存,不过大多小厂可能永远没有复工的机会了。
停产
一样处于唐山的民营钢铁企业―唐山国丰钢铁有限企业(下称简称“国丰”)也在做着和唐钢一样的事情,从8月份以来,国丰就陆续对厂区的各项设备进行轮番检修,还拆除了4个高炉。
国丰一墙之隔的唐山贝氏体钢铁(集团)有限企业是丰南区第二大钢铁企业。一个多月来也一直处于半停产状态,2/3以上产能全部被迫停产。
钢铁企业现在是处于两面夹击的状态。首先是高企的成本――铁矿石涨价每吨靠近1800元,焦炭、炼焦煤价格也已翻倍,水电、人工成本等方方面面全部在涨价,形成了一个刚性的高成本;首先是钢铁价格的降低――有统计说,8月份线材价格每吨跌了800元以上,螺纹钢每吨最多下跌了500多元。
实际上,在停产以后,实力稍弱的钢厂未来的复产已经成为问题。唐山市华伟钢铁有限企业总经理冯玉荣对企业的再度开工并不确定。“临时没有考虑过生产。至于以后会不会生产,也不一定。”冯玉荣说。
亏损
对于唐钢集团的部分一级代理商而言,她们现在即使赔本也要“割肉”销售。“这是没措施的,终端价格高的时候,我们能优先拿到唐钢的供货协议,赔钱的时候我们也会帮着她们承受部分。”一位唐钢代理商表示。
从事钢铁行业几十年的唐钢集团销售处的责任人称,钢材价格是相互影响的,钢材的涨价,造成下游产品的涨价,下游产品的涨价,就造成相关企业产品竞争力下降,由此需求就下降,需求的下降就反过来影响市场对钢材的需求。“比如说原来用钢量最大的机械行业,企业出口订单降低了,采购钢材肯定是要降低的”。
在工程机械行业中,混凝土机械的增速在5月份开始放缓,从1季度同比增加%回落到5月份同比增加%。业界估计,伴随下半年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连续和宏观经济的连续减速,混凝土设备的需求会深入放缓。用钢量巨大的造
2021年钢企停产潮袭来-国潮袭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