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教学反思
《江南的冬景》重在培养学生对写景散文的鉴赏能力,总结一些写景方法,从而来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课堂的结构安排为:找出作者对于江南的冬景的总体感受(课文文眼)——鉴赏五幅冬景画面-—总结每幅图的写景方法。把课堂分解为块状结构,课堂的内容由浅入深,较为符合学生的接受能。
我在上这堂课时,总体教学进程还是比较顺利,学生配合得也很好。最重要的就是对时间的安排,在阅读鉴赏部分花的时间还是多了一些。根据评课人的意见,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发现自己还是欠缺不少.
阅读太少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能让学生通过阅读加强对于课文内容的感受,对于作者情感的体验。教学设计中,我重点设计以“读”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把抽象的、文学性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想象,让一幅幅冬天的图画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郁达夫的这篇文章,恰恰就是很有画面感的写景散文。但是,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欣赏了五幅图片,我只是让学生自由朗读,之后探究每幅图片的内容,而没有实现美读,让学生有画面感受,这是一种遗憾。 我在备课时,除了了解文章内容的教学环节,应该再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在指导阅读时,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再通过配乐和课件再现情境的方法,把学生真正带入到课文描写的情景中去。
二、对文本整体把握不够
第一课时中,我选取了五幅图景,简单地让学生鉴赏了一下,对文本缺少宏观上的整体把握。一篇美文本来就是一座美丽的房子,需要我们整体感知,慢慢探索,但是这堂课过于注重剖析作者手法的运用,忽视了对美文的品味。一开始,我让学生归纳了江南冬景的特点:明朗。这个中心词是全文的文眼,是贯穿全文的,应该把它贯穿所有的图景进行鉴赏,最后还是归结到这个特点上来,那么学生对郁达夫描写的江南的冬景就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能从美文中获得美的感受,,如何在整体把握与重点架起桥梁.
对情景创设不够重视
情境创设就是组织学生活动,,调动学生比较僵硬。所以在备课的时候,要考虑什么时候用到探究,什么时候用到合作,,应该具有操作性,要让学生有地方可以下手。比如,示例法,可以选择一幅图,我自己示范从景物、景物特征、作者感受、写景手法这些方面鉴赏,然后让学生按同样的方式鉴赏下面两幅;或者可以让学生用四个字给这几幅画命名;或者可以把写景的顺序打乱,让学生来排列,因为作者安排景物描写的时候有内在的顺序,这也值得我们学习。
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不够
高一学生其实内心还是比较稚嫩,希望受到鼓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给学生成功感,有自信感。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学生能从文中找出词语来回答问题,可以表扬他,“他能从文中找出词语来概括,做
《江南的冬景》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