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观影心得
近日,抗日电影八佰在全国各地上映,成为热门电影,八佰的小说取材于1937年淞泸会战的最终一役,电影内容让人热血澎湃、热泪盈眶,激发了观看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影片最终从四行仓库的断壁残垣慢慢变幻成现在繁荣的上海,伴随那一曲苏州河的响起,东方明珠和“魔全部三件套”展现眼前,但四行仓库的西墙上千疮百孔的炮弹弹洞和子弹弹孔仍然存在,好像事件就发生在昨天,使我们认识到今天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影片中给我们最大的感慨就是“小人物”,她们为了保家卫国,誓死不妥亡国奴,用血肉之躯铸造钢铁的高墙,用宝贵生命守护民族的尊严,用爱国之心汇聚人民的力量。
“小人物”的将领也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英雄”
第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一个加强营官兵420余人留守四行仓库,为了达成威慑敌军的作用,谢晋元对外虚报800人,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八百壮士”。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谢晋元激励全体官兵说,“仓库就是我们的最终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活而活之,是“八百壮士”唯一的选择。在谢晋元的率领下战士们挖壕沟、埋地雷、垒沙袋,她们竟然顶住日军从毒气战到水战、从重型机械到空袭的一次次丧心病狂的进攻。“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蚕食,亡国灭种之祸,发之她人,操之在我,一不留心,子孙无噍类矣。”这是谢
晋元团长写给妻子的绝笔家书。谢晋元用此战役捍卫了上海的最终一处驻地,也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她是“小人物”的将领,也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英雄”。
“小人物”的士兵也是“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大英雄”
“娘,孩儿不孝了!”这是一名一般中国士兵为阻止日军工程兵爆破墙体身捆炸药就义前喊出的最终遗言,这一幕,戳中无数中国人的泪点,李满仓、王金斗、刘北五、赵良孟……她们喊着带有方言的口音,义无反顾、纵身一跃……和敌人同归于尽。“舍生取义,儿所愿也!”这是士兵陈树生就义前写给四川大巴山老母亲的一行悲怆的血书。没有些人是天生的英雄,“八百壮士”也是由一个个普一般通的士兵组成,她们有血有肉,有父母亲人,只是有着一样的梦想,她们走到了一块。“八百壮士”用生命的火苗在全民心中点燃了救亡图存、保卫山河的熊熊烈火,她们是“小人物”的士兵,也是“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大英雄”。
“小人物”的百姓也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英雄”
2021年电影八佰观影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