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常见植物识别与样方调查
1实验要求ﻫ1、认识150~200种实验地区常见的园林植物,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压制、记载、定名的基本方法;ﻫ2、掌握植被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
3、能初步分析植被与环境要素(如坡度、海拔、土壤、小地形等)之间的关系;
4、掌握实验区植被分布规律,对实验区地理格局有初步的认识。
2实验必备工具 ﻫ1、大皮尺(50米)、标本夹、枝剪、罗盘、放大镜、望远镜 (除望远镜外以上工具每组必备一份)
2、样方本、标签、钢卷尺、实验地区植物检索表(或植物志) (以上工具每组必备若干)
3、野外记录簿、橡皮、小刀、铅笔 (以上工具人手一份)
3 样方法简介
如何测定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以及评价它们在群落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为了分析组成某一植物群落的种类,必须在该植物群落分布的范围内选取一定数目的样地进行统计,这种方法称为样地法。一般说来,样地应该选择在植物分布比较均匀、有代表性的地段。取样可以分为主观取样和客观取样两种。主观取样一般是在对一定地区的植物群落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研究者的研究目的进行的。客观取样又可以分为规则取样和随机取样两种,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研究者对当地植物群落缺乏了解,或研究者需要用概率统计的手段来支持他们的结论时。
(1) 样地设置
样地形状可以是方形的或圆形的,前者称为样方法。样地的大小一般需要事先进行实验。对于草本群落,一般最初用10cm×10cm的面积,对于森林群落,一般最初用5m×5m或者更大的面积,登记这一面积内所有的植物种类,然后按照一定顺序,扩大样地边长,每扩大一次,登记新增加的种类,扩大样地的方式如图2-1所示。
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种类数目逐渐增加。在一定的样地面积以上,种类数目基本保持稳定(图2-2)。我们把植物种数不再有明显增加时的样地面积称为群落的表现面积,也称最小面积,也就是说至少要有那么大的空间才能包含群落的大多数植物种类,表现群落的主要特征。
(2) 描述群落种类组成特征的数量指标
(1)多度
一个物种的某一样地内出现的个体数量称为多度。它随着时间和空间而改变,在有的情况下很难精确计算一个种的多度或者时间不允许这样做,这时可以用目视评估的办法。在西方国家经常采用的多度等级如下:
1: 稀少(scarce)
2: 少见(infrequent)
3:常见(frequent)
4.:多(abundant)
5:很多(very abundant)
我国学者仿效前苏联,采用德鲁德(Drude)六级制多度,或称德氏多度。具体的简写和含义如下:
cop3(copiosae 3):很多
cop2(copiosae 2):多
cop1(copiosae 1):尚多
sp(sparsae):分散
sol(solitariae):个别
un(unicum):一个
此外,还有soc(sociales)与多度符号同时使用,表示密集,植物的地上部分互相靠拢。
(2)密度
与多度接近,但指单位面积内某种植物的平均数量。
(3)盖度
盖度指某种植物在群落中覆盖的程度。盖度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投影盖度,二是基部盖度。
投影盖度表示植物枝叶所覆盖的地面面积,以覆盖地面的百分比来表示。它表现出的是
实验二常见植物识别与样方调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