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主题: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实现最优化教学导入,运用引导观察,树立多元化评价,体现人文性教育,为学生的创作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二、案例背景: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本课采取影片《小鲤鱼历险记》里可爱的鱼儿泡泡做形象,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并极大激发了学生创作兴趣,使课堂有声有色,富有童趣。
三、案例情境描述:
[片段一]欣赏:美丽的海洋世界
1、课件播放:小朋友们,我是泡泡,我今天带你们到我的家,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要告诉我哦!
(放课件:欣赏海底世界录像)
生1: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鱼。
生2:我看到了许多鱼儿在海底游来游去,非常漂亮!
生3:看完了以后感觉非常美,也想到海底世界跟尼莫玩一玩。
师:海底世界这么美,你们想对泡泡说什么或做些什么吗?
生4:泡泡,你的家真美,我想把它画下来。
生5:泡泡,你带我到你家玩吧!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鱼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大海是它的家,让我们每个人爱护鱼类的同时,也爱护它的家。
2、教师:鱼之所以能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玩,就因为它有着特殊的身体,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1)学生说,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鱼身体的各部位的特点。
(2)认识不同形状的鱼的特点。〈课件演示〉
教师小结:鱼的形状真是千奇百怪啊。(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鱼身体的各部位的特点。)
[片段二]比较:认识大小
1、教师:小朋友们,泡泡从大海的深处请来了它的两个朋友,你们看,它们是什么形状?有什么不同?(学生:一大一小)好,现在我将这两条鱼放在一样大的纸上,你们仔细比较,哪条鱼放在画面上更合适?更好看?(出示两条玩具鱼)
2、体会如何将鱼画大:(学生进行画大的感受)
3、出示课题:《谁画的鱼最大》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作画时应有正确的作画习惯,敢于充满画面并画大。
[片段三]欣赏艺术作品
1、课件出示农民画,引导学生比一比,说一说自然界的鱼与艺术作品中的鱼的异同。
(1)教师:下面我们看看农民画家是怎样画的?出示艺术作品《戏鱼》,让学生比较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给5秒钟的时间,学生欣赏讨论
(3)引导学生说出鱼的变、加、色三方面的变化。
2、教师总结:农民画家真是太有创造性了,他把鱼变得更美了。
找画中的秘密,农民画家是如何把鱼画大的?你们知道吗?
〈课件演示:将鱼变小再复元〉
3、欣赏学生及教师优秀作品,启发学生创作思维
[片段四]课后展评
1、各小组选出你最喜欢的鱼。
2、师生互评
生1:我觉得某某同学画得漂亮,色彩很丰富。(我也觉得是)
生2:我觉得某某同学画得最大,外形也非常好。(对,但我觉得勾线再流畅点就更好了)
生3:某某同学画得很像动画片里的尼莫很漂亮。(你观察的真仔细,真棒,能再画大点就更好了)
生4:我觉得他画得更大一点就好了。(你的建议真好)
生5:我画我画得是尼莫在海底做游戏。(你真有想象力)
生6:我画了条大鱼在吹泡泡。(你画得形象真生动)
……………………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