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德育教育
大家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德育课老师的任务,是班主任的工作,和其它科任老师关系不大。实际上,在学校,任课老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和学生接触时间也长,为落实德育为首的方针和将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对科任老师来说,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很必须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谈一下怎样在机械类教学中更加好地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一、培养学生爱惜机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习惯
学生时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实习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学会爱惜机器设备和工量具。同时,教育其遵守实习场地的管理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让学生明白,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但反应了个人素质,也会使她们终生受益。比如,对工量具轻拿轻放,使用完成后对其擦拭、上油;车床操作前的预热,操作车床、钻床严禁戴手套,工件必需按要求摆放等。这全部是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也是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
帮助学生形成爱惜机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良好习惯,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在课堂上,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比如,某学生在清洁、保养数控车床时,没有按要求安全操作,而是习惯性的直接打扫机床导轨。因为前面的同学是刚刚加工好工件方法开关还放在自动上,这时候假如不小心按了循环开启按钮,后果不堪设想。经过举一反三,使她们认识到养成良好操作习惯的主要性。其次,老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在实习场地要求学生穿戴劳保用具、工量具摆放有序,老师必需做出表率。一名作风懒散、只说不做的老师,是培养不出作风严谨、严于律己的学生的。
二、充足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科教学,最显而易见的道德影响,表现在教材的思想内容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显要位置,这就要讨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依据教材内容充足挖掘潜在的德育原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讲授中。比如,在的课堂上,经过绘图和识图练习,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养成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课堂上,经过分析多种机械零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形成质疑、探索的科学态度;在工程力学绪论课上,列出中华民族在工程力学实践方面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并结合目前的国际形势及经济发展情况,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国争光。又如,螺纹联接是机械中最常见的联接方法,因其简单、常见,学生往往轻易忽略。为此,上课时,可延伸到螺纹联接假如失效有可能酿成的重大事故上,从而教育学生不论做任何事情,全部不能马虎行事,必需认真对待,有责任感。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职业学校的学生,起点相对较低、自控力和自制力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课堂纪律,对上课出现的打瞌睡、讲话、剽窃作业等现象,老师不能简单说教、训斥,而要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目前的就业形势及社会对知识、人才的尊重等方面,培养她们老实守纪的良好行为道德。
老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也至关主要。假如老师一味地机械灌输和训练,学生将处于被动学习、自私吸收和
中职生德育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