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诗歌及叙事中的反讽-诗歌反讽.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诗歌及叙事中的反讽|诗歌反讽

  摘要:反讽最初源于古希腊,后在文学中广泛使用。它作为文学修辞手法之一,是诗歌修辞中必须元素,是诗歌语言结构的特点和标准,也是叙事研究中的一个主要概念。在此笔者结合诗歌及小说详细分析反讽在诗歌及叙事文本中的使用。
  关键词:反讽;诗歌;叙事
  反讽一词在最初于希腊文,在古希腊文学中表“佯装”,也表示“从对方口中套取真言的发问技巧”,或指“反论”或“反语”。反讽的类型很多,从语方表现层面上分,最少有矛盾话语、悖论、佯谬等几个。
  在当代批评中,反讽受到文学批评家的重视,很多批评家们认为不论是在诗歌还是在叙事中,反讽全部是一个主要的概念。在此,笔者就对反讽在诗歌和叙事中的利用略作扩展。
  一、反讽在诗歌中的利用
  诗歌反应人生、表现感情,但通常不采取直叙、直言的方法,而利用含蓄,陌生化等修辞手法加以修饰,其中,反讽就是较主要的修辞手法之一。新批评派甚至这么评价反讽:这是唯一能够用来指出诗歌一个普遍而主要方面的词汇。反讽在诗歌中之因此备受推崇,就在于它表示得微妙,不那么直白浅露,而使读者思而得之;再者,诗人和读者之间达成一个特殊的谅解和默契很轻易成为反讽的意会,这么在潜在的交流和沟通中,就必定增强诗歌的审美效应和启示力量;除此之外,反讽也是我们用来表示认可不调和的事物时最普遍的用语,而不调和的事物也是遍布一切诗歌的。据鉴于此,有学者将反讽在诗歌中的详细含义做了略为总结,第一、反讽就是修辞手法,即“所言非所指”;第二、它是诗歌文体的通常性标准。也就是说,诗歌语言历来就不是或不应该是单一的、透明的符号系统,不管作者的“主观”意图是什么,全部会因为诗的语言、语境的作用而发生转义。作者写作时利用反讽就会让读者看到诗歌的内层含义,了解诗歌的内涵。含有反讽的诗歌数不胜数,像北岛的:“却在疯狂的季节里转了向/隔着栅栏/会见那些表情冷漠的山羊”。其中,“冷漠”和“疯狂”的对比,形成了巨大情感上的反差,形成色调上的反讽。笔者认为将反讽蕴含最出众的诗要数闻一多先生所创作的。
  在外游学的闻一多不堪忍受美国种族歧视提前回国,然而她回到家乡所接触到的却是军阀混战,生灵荼炭,如死水通常黑暗的现实。正是在这么的历史背景下,闻一多创作了一诗,本诗以反讽艺术手法为支撑点,全篇深刻揭怒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和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尤其是诗的中间三节,展开丰富的想象,极力把“死水”内在的丑恶东西,以鲜明的色彩和响亮的声音涂饰成漂亮的外形,反讽死水的肮脏、霉烂、黯淡、沉寂。“可能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她蒸出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假如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诗人把锈迹斑斑的破铜烂铁说成是绿如翡翠,灿如桃花,把污油腻垢说成是绫罗绸缎,把恶臭难闻的霉菌说成是满天彩霞,显然,作者是明知其丑,偏要说美,以美衬丑,反讽一笔,有朝弄嘲笑,有挖苦讽刺,嘲笑“死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自量力,自欺欺人,讽刺“死水”死到临头,还垂死挣扎,腐烂秀顶而不堪一击。
  二、反讽在叙事中的利用
  笔者认为,将叙事中的反讽解释最好的就是瑞恰兹所说的“反讽是指把对立的、

论诗歌及叙事中的反讽-诗歌反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