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唐诗中渔父形象文献综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页眉.. 页脚. 《论唐诗中的渔父形象》文献综述学生:秦晓蓉,长江大学文学院指导教师:孟修祥,长江大学文学院《射雕英雄传》中一灯大师有四个弟子――渔樵耕读,这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基本职业。渔樵代表一种出世的态度,耕读代表一种入世的态度。“作为生产方式,渔樵远远早于农耕”。[1] 渔父居于首位,也因此而绵延出了大量的渔父诗词,表达着古往今来文人志士的处世态度。“渔父”也被赋予了特定的形象,成为了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诸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渔父的文化内涵正在被多层次多角度的发掘,并处于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阶段。渔父的形象,越来越多样化,各种形象又体现了不同的文人心态,由最初的姜太公钓鱼到楚辞中渔父与屈原的对话,再到唐代柳宗元等人的孤舟独钓,这些渔父的形象来源及演变,无一不是学者们研究的对象。一、渔父形象的演变 1 .渔父的原型郑瑞侠在《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原型及其演变》认为《庄子· 渔父》和《楚辞·渔父》是渔父形象的最初原型。这两个原型“他们的学术观点、处事原则虽不尽相同,塑造的渔父形象却并无二致,其共同特点主要是作为人生诱导者而出现。”[2] 两人的身份无疑都是隐者,都是对假设诱导对象的积极入世进行批评, 表现了道家一派的思想倾向。在王岩的《两宋文人渔父词创作及其隐逸心态研究》中,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源于先秦时代的《庄子·渔父》和《楚辞· 渔父》”[3] 。余欢的《卜居》《渔父》之研究中也写道“《楚辞· 渔父》《庄子·渔父》所写的渔父形象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隐士形象”。[4] 稍有不同的是,赵山林的《渔父形象与古代文人心态》中写道:“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有三个来源,一是《庄子·渔父》,二是《楚辞·渔父》,三是《吕氏春秋》中写到的太公。”[5] 来源于《庄子》、《楚辞》的,体现了潇洒出尘、散淡闲适的人生理想;来源于姜太公传说的,体现了待时而动、用士立功的人生追求。《试论中国文学史上“渔父”形象的古今演变》中说“一般认为,姜尚是出现在历史上的第一个渔父”。[6] 蔡凌的《唐宋诗词中渔父意象的现实意义》中渔父的原型分为历史原型和..页眉.. 页脚. 文学原型。其历史原型是“以渔父为题材,来源以久,最早可追溯到《吕氏春秋》的记载”, [7] 即来源于姜太公吕尚钓鱼的典故,此后,以“磻溪渔隐”隐喻怀才隐士、渔隐逐志。《国语· 越语》中的范蠡最终功成身退,成了归隐归世的典型。而渔父的文学原型则是“渔父作为完整的文学形象出现是在《庄子》和《楚辞》中的渔父篇。前者为寓言,后者为赋体,二者以不同文学样式展现了道家的超然物外的思想。杨柏岭的《自由的经典象征:唐宋词中渔父系列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中则认为渔父的原型是复杂的。“《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的姜太公吕尚溪垂钓, 心存仕念,显隐而仕达; 《后汉书· 严光传》记载的严光羊裘垂钓,心绝仕名之念,乐隐出世载的范蠡泛舟五湖,心存避祸之念,又是功成归隐; 《楚辞· 渔父》中“渔父”乃是心存入世之念,求得现实人生的保全; 《庄子·渔父》中的《渔父》则是心存避世之念,求得无名、无功、无己的新德性……”[8]2. 渔父形象的演变郑瑞侠的《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原型及演变》中指出,渔父形象经历了从人生诱导者到隐士高人,再从义士侠客到绿林好汉的演化过程。从《庄子》和《楚辞》渔父的

论唐诗中渔父形象文献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0610886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