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审理高校行政诉讼案件的探索.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审理高校行政诉讼案件的探索
自《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1999 年第 4 期第一次刊登了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书、
学位证书教育行政诉讼案件后, 正式确立了受教育权受侵犯后可以接受司法审查, 行政审判正式在
教育领域可以行使司法监督权, 此后学生诉学校的案件此起彼伏, 掀起了一度的告学校的热潮, 但
从全国各地法院审理案件的情况看, 同样的案件在不同地区的法院受理标准不一、 裁判结果多样对
此类案件的审理处于混乱的状态。因此,研究此类案件在审判实践中的审理尤为重要。
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纷繁复杂, 既包括民事法律关系也包括行政法律关系。 本文的分析
仅限于行政法律关系, 并选取相对来说比较典型, 同时也是我国目前诉讼中矛盾比较突出的三种行
为作为分析的标本。 学校颁发学业、 学位证书是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是否具备获得学
习成果证明的条件进行的判断; 纪律处分是学校对于学生作出的损益性的惩罚, 严重的处分行为可
以直接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 赔偿问题则决定学生的利益受到侵犯能否获得赔偿。 因此, 从目前法
院的审判实践笔者将高校行政诉讼案件划分为评价之诉、处分之诉、赔偿之诉展开讨论。
一、评价之诉的审理
高校作为教育服务的提供者, 在对于教育资源进行分配和管理的过程中, 为了保障教育的效果,
需要对于学生进行评价,主要包括道德评价和学业评价两种,经评价合格后依法为学生颁发学业、
学位证书。 道德评价主要是指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道德品行进行评价, 对学生产生影响主要体现
在学生如违反学校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和在最终毕业时的综合鉴定, 纪律处分将在以下的章节予以研
究, 本节主要研讨学业评价的诉讼, 学业评价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得到学业、学位证书, 对于学生的
学业成绩和学术能力的评价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的,一种是考试,包括入学考试和在学期间考试;
另一种是评议委员会作出的评议, 如论文答辩委员会对论文是否通过答辩作出的评议, 学位评议委
员会对是否向学生颁发学位的评议。
1 、评价行为是否属于法院受理的事项
理论上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是倾向于不受理,认为由于学术能力的评价不同于其他行政行为, 涉及高度的属人性判断,通常具有不可代替性, 具有高度的专业性,法院不应加以干涉。另评分评
议行为不产生直接的法律后果, 只产生间接的法律后果。 另一种观点倾向于纳入诉讼范畴, 理由是
虽然评价行为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但是这只是决定审查限度时应当考虑的问题, 并不能以此为理由
妨碍学生向法院提起诉讼。笔者认为, 颁发学业、学位证书是最终的评价行为,也是行政确认行为
的一种, 应纳入行政受案范围。 法院是法律问题的专家, 由法院对于评议行为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审
查并不违反行政自主性原则,亦不会造成对于高等学术自主以及教师学术权威的损害。
2 、评价之诉的审查标准
高校是具有高度自治权的教育机构, 对学生的评价有一套相对独立的体制, 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在审判实践中, 法院对于各专业领域的评价行为是无法完全认知的, 对高校的评价行为进行审查应
当采取严谨的态度。 我国司法部门通过 “刘燕文诉北京大学” 案件进行了开启司法审查大门的尝试,
北京海淀区法院的判决着重审查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组成,

审理高校行政诉讼案件的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70 KB
  • 时间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