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波动程度--方差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解析
学习目标
1、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2、经历探索方差的应用过程,体会数据波动中的方差的求法时以及区别,积累统计经验。
3、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认识数据处理的实际意义。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解析
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其求法,
难点:理解方差公式,应用方差对数据波动情况的比较、判断。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解析
讨论与探究
在一次女子排球比赛中,甲乙两队参赛选手的年龄如下:
甲队 26 25 28 28 24 28 26 28 27 29
乙队 28 27 25 28 27 26 28 27 27 26
(1)两队参赛选手的平均年龄分别是多少?
(2)你能说说两队参赛选手年龄波动的情况吗?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解析
比较两图,请思考:甲队选手的年龄与乙队选手的年龄偏离平均年龄的情况怎么样?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解析
如何用数据刻画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思考与探究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解析
1、方差: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方差大,波动大;方差小,波动小。
2、标准差: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标准差大,波动大;标准差小,波动小。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解析
意义
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
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 越不稳定。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解析
归纳(1)研究离散程度可用
(2)方差应用更广泛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3)方差主要应用在平均数相等或接近时
(4)方差大波动大,方差小波动小,一般选波动小的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解析
例题1
在一次芭蕾舞比赛中,甲乙两个芭蕾舞团都表演了舞剧《天鹅舞》,参加表演的女演员的身高(单位:cm)分别是
甲团 163 164 164 165 165 165 166 167
乙团 163 164 164 165 166 167 167 168
哪个芭蕾舞团女演员的身高更整齐?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解析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