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读湛卫清的《构建学校核心价值观》拜读了湛卫清博士的《构建学校核心价值观》,力求以自己的能力理解和吸收,并记下来,以指导自己以后的工作。一所学校为什么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国学大师钱穆说: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又由文化问题解决。在一个转型剧烈、新旧观念冲突的时代里,学校要立得住脚,要保持不断前进的动力,就必须变革学校文化,并通过变革学校文化来影响每一位师生的行为和思想。(现实中的很多学校,因为不注重甚至没有学校文化建设,教师没有对教育理想的热望和追求,结果是,要不停滞不前,要不在各种潮流的冲击下走向异化。) 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抓手”或是某种“连根拔起”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也是学校文化变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要建设学校文化,关键是要拥有自己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什么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即为了儿童、为了教育、为了社会而深植于学校所有成员心灵深处的精神诉求,是所有成员对学校一切人、事、制度等各方面进行判断的价值标准,它是凝聚学校全体成员的根本。对一名普通教师而言,他既是社会人更是精神的人。作为社会的人,他们需要在学校这个组织中找到自己认同的,并属于这个组织全体的教育信念和理想,以获得自己作为学校人的自我认同感与肯定感;作为精神的人, 他们更渴求有一盏令自己向往、值得追求、能感受到无限温暖的远方的“灯”,他们可以为这个价值目标无怨无悔、乐此不疲地追寻与奋斗一生。那盏充满神奇力量的“灯”,就是教师的精神信仰和诉求,就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很多老师每天的工作除了形而下的劳作,就是不知所措的茫然。从这个意义上讲,一所学校只有拥有了自己明确的核心价值观,教师才有精神追求的依据,教师的教育生活才可以摆脱“分数至上”、“拜金主义”、“工具感”的影响,从而真正彰显教育的超越性。) 如何唤醒和构建学校核心价值观? 要倡导教师学习教育哲学, 这是教师认识教育本质规律的基础,也是教师产生精神诉求和学校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是哲学的千年追问。教师如果没有对教育是什么? (本体论)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对教育本质问题的正确认识,教育也许只会是“规训”人而不是“教化”人,只会是奴役人而不是解放人。如果没有教师对教育为什么(价值论)的正确认识,就没有办法保障判断的正确,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就不可能具备洞察事物的长远目光和反思意识,从而导致诸多教育行为的“短视”和“工具主义”。(为了眼前的分数而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疲劳教育”,使得师生加班加点,苦不堪言。为什么很多学校还大力弘扬?原因就在于学校所认定的“教育为什么”是“分数”,没有人去反思行为的实际效果和教育意义。所以,只有当一所学校的全体成员在内心里对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之后,才可能产生对教育的精神信仰和诉求,一所学校才有了提炼和重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前提。) 要在不同主体的个性化价值观中寻找共通性元素。现实中师生的价值观是多元的。但
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