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旅游社会学考试.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旅游社区参与研究村民无论在旅游决策、旅游管理还是旅游收益等方面,都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工分制”是我国上世纪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一种生产与分配制度。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计量社员参加集体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并获取相应劳动报酬的一种形式。后来,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 工分制也随之被废除而“消亡”。不过自 1986 年进行旅游开发以来, 上郎德村的旅游社区参与就一直采用了工分制的形式, 并且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 上郎苗寨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利益分配“工分制”的模式。目前, 郎德上寨社区旅游“工分制”有以下几个特征:(1) 歌舞表演是社区最主要的旅游项目,本寨全体村民,都有平等参与表演与分配权。(2 )凭分记酬,按劳分配。(3 )村民按参加接待按“角色”和“着装”不同而工分不同。(4) 在确保人人有平等参与旅游接待的基础上,“工分制”向普通群众、妇女、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倾斜。(5) 为保证群众能按时和自始至终参与旅游接待, 村里实行严格的工分票分阶段发放制度, 村里根据不同参与人员制作不同分值的工分票, 以穿戴是否整齐和是否按时到岗到位来分阶段发放, 由有关村干负责各组( 如老年组、妇女组、表演组、学生组等) 工分票的发放和回收登记。(6 )每场表演散场后登记工分,然后月底分红。另外,社区居民对“权力与权威的推崇”也是促成“工分制”的一个社区历史缘由。在苗族传统文化中,铜鼓和芦笙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郎德上寨的旅游开发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 也构成了郎德上寨之采用以“工分制”为分配方式的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模式的重要基础。当时人们才刚脱离以工分核算每个人劳动量的“集体化”生产不久, 村民对于类似这样的制度还算比较熟悉, 加上当时并没有像现在的“公司制”旅游开发来参考借鉴。同时, 当时人们的经济条件普遍较差, 经济上的差异也很小, 在当时并不具备以成立公司的方式进行旅游开发的条件。这样, 全村人参与旅游的开发, 并以工分制为分配方式的制度安排, 自然也就成为村民们一种选择。而上郎德寨的规模较为适中,人口不多,这也给工分制的推行提供了现实客观的条件。(如果寨子规模过于庞大, 不仅难于管理, 而且还难以进行利益分配, 五百元一场的旅游接待费如果放在人口几倍于郎德上寨的旅游社区, 每人手里肯定赚了不了几个钱, 这样一来, 势必又会挫伤人们参与旅游接待的积极性。)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作用: 提高游客体验的真实性; 维护社区居民的利益主体权, 促进当地社会文化保护与发展; 实现真正意义的旅游扶贫; 在旅游活动中渲染原汁原味的文化气氛; 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 发扬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社区参与的层次: 初级参与, 参与人数少、范围窄、被动、对旅游业了解程度低; 积极参与, 主动性强、环保、参与意识不够宽广; 成熟参与, 参与意识强烈、注重可持续发展、完善的社区参与机制。社区参与的阶段及特征: 社区参与各个阶段规模主要内容社会及环境问题个别参与个别居民不以营利为目的几乎没有组织参与部分居民、有组织的参与以营利为目的开始出现大众参与大所数居民融入环境保护日益突出全面参与居民全面的、自觉地参与全方位有效遏制影响发展发展旅游社区参与的保障:社区居民能否真正受益、社区参与机制的操作、组

旅游社会学考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