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城市竞争力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城市竞争力研究摘要: 根据城市竞争力的涵义,选取河南省 6 个城市的 14 项指标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 进行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到河南省各城市的竞争力得分及分类。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河南省本文参照论文 09年的《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城市竞争力研究》,通过查询 2012 年统计年鉴,进行了计算,得出新的城市竞争力研究结果。因为城市较多,仅分析以下 6个城市:郑州、济源、洛阳、安阳、焦作、商丘。 1 河南省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科学性原则在充分认识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指标体系力求客观真实地反应河南省城市竞争力发展的状态,在理论上有科学依据,在实践上有效可行。 完备性和代表性原则城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也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组成它的各子系统应该能够体现相互协调的有机联系,反映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共同实现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大的目标。所以指标体系的构建,力求全面、简洁,避免信息的重复。 统一性原则在所构建的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中,同一指标的涵义、口径范围、计算方法、统计时间等都相统一,并且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也做到统一。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和评价体系的构建目的相一致,保证数据能够收集到并用于计算。避免主观臆断所造成的误差,以便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指标体系的框架依据上述原则,以河南省 6 个城市 2012 年度的实际发展情况及特点为出发点, 选取了经济实力( C1)、对外开放( C2)、科教文化( C3)、基础设施( C4)、环境资源( C5)5 个方面评价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包含有 14 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具体如下: C1经济实力包含:X1:地区人均 GDP/ 元;X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X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X4:第三产业产值占 GDP 比重/%; C2 对外开放包括:X5: 进口商品总额/美元;X6: 出口商品总额/美元; X7: 接待入境游客数/人; X8:实际利用外资额/亿元; C3科教文化包括: X9:教育经费; C4基础设施包括: X 10:邮政业务量/亿元; X 11:人均道路面积; C5 环境资源包括:X 12: 建成区绿化率/%;X 13: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L;X 14: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 2。表 1 14 项指标数值城市郑州济源洛阳安阳焦作商丘 X1 (元) 56855 55095 41198 28806 40810 17779 X2 (元) 21612 18821 20163 18686 18005 16151 X3 (元) 11050 9341 6822 7586 8902 5637 X4(%) % % % % % % X5 (美元) 966258 165633 147774 57335 156273 16589 X6 (美元) 635777 120459 60521 128490 98084 2818 X7 (万人次) X8 (亿元)
SPSS分析论文作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