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方舟子.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我与中医的关系(2006-11-21 01:36:03) 和所有在中国大陆长大的人一样, 我小时候也是看过中医、喝过中药的。我很清楚地记得我最后一次看中医的情形。那大概是我上高一的时候, 不知为何发起了高烧。我那时候因为喜欢上了生物、医学,看了一些有关的科普书籍,知道中医所说完全没有生理解剖基础, 毫无科学依据, 已不相信中医了, 对鲁迅有关中医的名言深以为然。父母自然是相信中医的, 请来一位懂中医并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邻居对我进行了一番望闻问切, 开了药方。等到药抓来、熬好了, 我虽然有些抵触情绪, 但在父母的劝说下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它喝了下去——处于病痛中的人的意志总是比较薄弱的。药的味道极浓极苦, 服药后烧不仅没有退, 还拉起了肚子,虽然只喝了一帖药,却让我拉了两、三天的肚子。从此我发誓绝不再尝试看中医、喝中药。此后几年我处于“废医存药”阶段, 中医是没有再去看过了, 但板蓝根冲剂、黄连素、感冒清之类的常见中成药( 有的其实是添加了西药, 例如感冒清) 也还用的, 因为虽然不信中医理论, 但觉得中药做为经验结晶, 应该还是有效和安全的。再往后, 我连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彻底怀疑了, 中成药也不吃了。不过, 在我们这个食物与药物不分, 讲究什么“食补”, 经常把草药当调味品的国家, 要完全与中草药脱离关系是不可能的。我还没有固执到连做为调味品的中草药也不敢去碰的地步。当归鸭什么的我觉得味道还是很好的,偶尔一尝,想必问题不大。书读得越多,学历越高,我对中医的否定、对中药的怀疑就越大。我的专业是生物化学, 而现代生物学与基础医学其实是一家, 这就使得我对中医药的批评, 带有了专业色彩。自从有中文互联网以来, 有关中医优劣的争论就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反对中医的以学生物医学的留学生为主, 支持中医的则以学其他专业的人士为主。我从来就不隐瞒我对中医的批评,是在网上比较活跃的、也比较持续的中医批评者。在 1998 年,我已对中医有过系统的批评。 2000 年我主持的新语丝网站开始关注国内的学术造假问题后,很快就设立了“中医骗子”专栏, 矛头直指中医界的浮夸虚假。此后新语丝网站成为了华人世界中批评中医的最主要平台, 目前已刊登了 400 多篇批评中医的文章。这些文章, 特别是那些由中医学博士和临床医生撰写的批评文章, 弥补了我的知识缺陷, 给了我很多启发。 2005 年起我先后在《北京科技报》、《中国青年报》、《经济观察报》开设每周一次的专栏, 专栏文章不时地也有批评中医的内容, 这大概是中国大陆几十年来首次在大众媒体上出现质疑中医的声音, 挑战了“中医神话”,一时让我成为中医界的众矢之的。经常见到的一种批评是说我不懂中医。其实我对中医的了解估计要比大部分中国人、甚至大部分中医支持者多。出于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批判的需要,我自学过中医学教材, 翻过中医典籍, 读过名中医的医案、经验之谈, 所以总体上知道中医是怎么回事, 了解其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当然, 我没有系统学过中医, 不知道如何用中医方法给人看病、开处方, 对中医细节的了解肯定不如中医从业者。但是要批评中医的理论体系和思想方法, 无需了解太多它的细节,只要根据通用的科学标准加以衡量即可。正如要批风水、算命的非科学性, 没有必要先去学习如何看风水和算命。尤其是在有现代医学可做为对照的情况下, 只要具有现代医学知识, 要判断中医的非科学性就更为容易——在这个意义上, 我其实要比那些不具备现代医学知识的老中医更“懂”中医。另外一种批评是说我对中医的看法太极端。其实我的看法一点也不极端,与国际生物医学界的主流看法完全相符。我不过是利用我掌握的生物医学知识,做一些科普而已。还有一些人则干脆骂我反对中医就是在反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数典忘祖。我们首先要知道, 中医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小部分, 并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 更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 所以反对中医并不等于反对中国传统文化, 正如反对风水、卜卦不等于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事实上,在历史上中医在历代都是被社会主流瞧不起的,中医不过是“方技”, 中医的典籍并没有被视为士人必读的经典, 医家甚至连九流都算不上(据《汉书· 艺文志》, 九流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有时加上小说家, 称为十家)。中医本来既非国学, 也非国粹, 它的地位是近代以来被人为拔高, 甚至被拔到了代表中华文化的瑰宝的吓人地步。何况, 我们是从科学的角度, 而不是文化的角度来反对中医的。否定中医的科学价值,并不等于否定中医的文化价值。我完全支持把中医做为一种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研究, 这至少可以让我们知道古人是如何看病、吃药的。正如我完全支持研究甲骨文, 让我们知道古人是如何占卜, 汉字是如何演变的, 但是如果有人声称占卜是科学, 要在现在推行, 则是要坚

方舟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