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琐忆(二).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琐忆
  蔡雁斌
  唐弢
  教学目标与要求:
  学习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培养学生以鲁迅先生伟大人格为榜样,热爱生活,坚持正义和真理。
  理解本文琐屑而有序的特点,以及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学叙中结合抒情、议论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教学设计:三步精读法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熟读课文,自己解决生字生词。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唐弢:1913年生,浙江人,曾参加《鲁迅全集》的校对工作,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出版过十多本杂文集和论文集。
  研读课文:
  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课后思考练习四。
  指导学生精读课文,采用设疑--议疑--释疑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
  请学生阅读到“全部消尽散绝了”:
  问:课文开头说“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这句话中的“写照”与“体现”两词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明确:“写照”就是画像,是指形象而言;
  “体现”是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某一种精神,是就精神而言。
  问:“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应怎样理解?
  明确:“意料之中”,作者写过杂文,都被叭儿狗误认为是鲁迅的作品,而使之遭受攻击,为此,心感不安,于是想见之而又不敢,恰偶遇,其果然说:“唐先生写文章,我在替你挨骂。”“意料之外”:鲁迅不但没有训斥,反而亲切交谈。
  先抑后扬,平易近人之性格,尽显纸上。
  2作者在谈到自己和鲁迅先生多次交往的过程中描写了鲁迅的肖像,即“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问:这段描写,写出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明确:表现出一位坚定、沉着、勇敢、顽强的战士性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问:这段白描式的肖像描写,运用移就和象征的手法,借头发的形象,表现鲁迅倔强的性格,不屈的精神。它穿插在写鲁迅平易近人的章节中,目的是写“平易近人”,却着力写他的“倔强”,这不矛盾吗?
  明确:作者紧接着写道:“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平易近人”,“能憎,才能爱”就是解答,说明鲁迅平易近人,并不是由他个人的性格决定的,而是由于他是站在培养同敌人进行、斗争的青年力量的高度来接近、关怀青年的,揭示了鲁迅先生“俯首”精神的阶级内涵和时代特征,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学生齐声朗读“鲁迅先生叹息说……也许还是浅点好。”
  问:狮子、猪、牛、羊、小溪、烂泥塘各比喻什么?引用这与两段话的作用?
  明确:狮子比喻强大的国家,猪牛羊比喻弱小的国家,小溪比喻青年,烂泥塘比喻夸夸其谈的学者。
  通过比喻,形象地说明当时的中国处于政治腐败,国力衰弱,经济落后的情况,自夸是危险的。青年人单纯、热情,阅历虽浅,但积极向上,比夸夸其谈者故弄玄虚,借以吓人好得多。同时,有力地证明鲁迅先生对青年谈话重在言传身教,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是一贯的。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二、四。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指导学生进行第二步精读:
  要求学

琐忆(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321568027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