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观《鸡兔同笼》一课有感.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观《鸡兔同笼》一课的学习体会
蔡甸区第三小学 杨杰
今天我观看了武汉市同济附小刘霓老师执教的《鸡兔同笼》一课,心潮澎湃,为刘老师有如此精湛的教学设计所折服。
刘老师执教的《鸡兔同笼》,她的课有一种与众不同,耳目一新的感觉,没有华丽复杂的课件,没有复杂的教具学具的辅助,只有老师一颗诚挚、关爱学生的心和结构缜密的教学设计,老师用那睿智、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聆听老师的教诲,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一种谁不出的佩服和感触。
下面就我学习的体会表述如下:
听刘老师的这节课整体感觉像是在听一场优美的交响乐,时而激情澎湃,时而浮想联翩。让人深入其中,不能自拔。
一、开篇前奏
课前交流刘老师先让学生猜测她的姓名,然后问学生我们这节课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说可以一个一个的试,当学生猜测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后再猜,当学生验证时,教师引导学生调整,并随机板书猜测与尝试。同时告诉学生,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恰恰是上课伊始使用的方法。看似无意,却是有心的课前交流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有一种“人未到,车先行”的感觉。
二、直接点明课题
直接出示课题,让学生先从字面上感知课题的含义,再出示1500年前的古代趣题;先把古题翻译成现代文,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说出题中所含的信息有哪些,学生的回答使题中的信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老师的这种设计使学生理解题意的同时,也了解题目的渊源,从而增强了解决此题的积极性。
三、进入跌宕起伏的中心环节
新知的探究过程,刘老师通过引导使学生利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进行解决问题。在讲解每种方法之前,总是将质疑与导思的恰当融合,通过追问的方式,步步推进,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而最终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
这些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的思维得到积极运转,在思考中、交流中感悟到
“要有根据的猜,猜测后要进行验证,如果不对再进行适当的调整”。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实施自主探究明确了目标和指明了方向。
解决完鸡兔同笼的问题后老师话锋一转,说鸡兔同笼问题非常吸引人,不光中国古代人在研究,外国人也在研究,现代人更在研究,还演变 成日本的“龟鹤问题”,都与之有着相似的地方。所以我们研究鸡兔同笼问题只是把它看成一种模型,学习它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进而服务于生活。一直到今天还成为了奥数题。还演变成没有鸡,没有兔的问题,像“储蓄罐中的钱币问题”,解决时就是想把谁当成“鸡”,把谁当成“兔”。老师这一段话,把学生心中的疑问与这节课的本质完美的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对比条件,提炼了方法,为学生举一反三的解决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数学之美。
一堂完美的课就这样落幕了,她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让学生学会了方法,这就验证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
这节课,刘老师教态大方,肢体语言丰富,学生配合密切,学习兴趣浓。通过课前研究、课上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上,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

观《鸡兔同笼》一课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05-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