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
良庄小学 王玉连
教材分析:
《走搭石》是冀教版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1课,该组主题是“人间真情”,目的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选用了“说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来表现家乡人淳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教学目标:
1、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心灵美;
2、学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我们将走进一个山清水秀的山村,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林,有清澈见底的小溪,你猜这是什么地方?这就是刘章的故乡。刘章在家乡生活了十三每每忆起家乡,念念不忘的竟然是家乡的搭石?为什么极普通的搭石会让作者如此留恋呢?我们继续从文中寻找答案吧!
2、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
1、温故而知新:回顾上节课的知识。
2、用村里的人是如何走搭石?请男女生分别朗读读文,并勾画相关语句。
如果走得快点儿……
如果走得慢……
如果两个人面对面走到河边……
如果年轻人碰到上了年岁的人来走搭石……
三、细读品味。
1、有人说从搭石身上能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可是我不信,那咱们就一起到文中去找一找吧!品读3、4自然段,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
2、学生自学,交流汇报。
预设交流内容:
上工下工的时候,一行人走起搭石来,那才有意思呢。前面的人刚抬起脚来,后面的人紧跟上去,踏踏的脚步声像音乐一样。水波清清,映出人影,像电影,像画儿。
引导感悟: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动作美,音乐美,画面美)
强调“行”的读音。( xing )从哪个词你体会到了美?理解“清波漾漾”和“人影绰绰”。
在走搭石的时候,没有人掉进水里,也没有人被踩脚,是有人在指挥吗?对,没有人在指挥过搭石的人们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就叫协调有序,就像文中说的“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出示课件)
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多种形式进行朗读。
(3)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走到河边,其中必有一个人在河边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过,等对方过了河,两个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然后各走各的路。(互相谦让)
(4)(出示课件)年轻人如果碰到上了年岁的人来走搭石,总是要弯下腰去背老人过河。人们把这些都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品析句子,理解重点词语。
《走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