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相关的高钙血症的认知与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中最常见并危及生命的代谢急症是高钙血症。高钙血症是指血清离子钙浓度的异常升高,血钙浓度> ,当骨骼中动员出的钙离子水平超出了肾脏排泄的阈值就会发生高钙血症。大约 10%~30% 的肿瘤患者会发生高钙血症,其发病率与病种相关, 多发性骨髓瘤和乳腺癌患者中发病率最高,也常见于头颈部鳞癌、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和宫颈癌; 少见于前列腺癌、小细胞肺癌、胃癌和大肠癌。高钙血症影响多器官功能, 恶性肿瘤合并高钙血症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为 3~4 个月。一般认为,血清钙在 以上可发生高钙危象,处理不当将危及生命,应早期诊断并紧急治疗。钙在人体的作用及调节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无机盐组成元素,在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特别是肌肉和神经运动以及凝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骨、胃肠道和肾脏的调节,血清钙离子通常维持在 ~ 之间。骨骼和牙齿是钙沉积的主要部位,储存了体内约 90% 的钙; 骨骼通过不断的成骨和溶骨作用使骨钙与血钙保持动态平衡; 胃肠道依据机体所需将钙从食物中吸收入血或排泄至粪便; 肾脏通过重吸收细胞外液的钙后,重新入血及排泄尿钙,而维持体内血钙稳定。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 D 和降钙素影响着血钙调节。血钙浓度降低时, 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 刺激破骨细胞吸收骨基质并释放钙离子入血, 同时还促进肾脏重吸收钙。此外, 低血钙时甲状旁腺激素还刺激 1, 25- 二羟维生素 D3 合成增加, 促进胃肠道吸收钙。高血钙时,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降钙素, 促进成骨细胞合成骨基质从而降低血中钙离子浓度。肿瘤相关高钙血症的发病机制肿瘤相关的高钙血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认为有 4 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 ①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例如许多肿瘤( 如肺鳞癌、肾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 释放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与甲状旁腺激素相似作用于破骨细胞和肾脏,引起血钙升高,这是肿瘤高钙血症的最常见原因;②细胞因子, 原发或转移瘤( 如乳腺癌、骨髓瘤和淋巴瘤) 可以产生细胞因子促进破骨细胞释放钙离子,从而引起血钙升高,许多可溶性破骨细胞活化因子都可以诱发骨的重吸收, 这种机制常伴随有骨转移;③维生素 D3 , 部分淋巴瘤介导 1, 25- 二羟维生素 D3 合成增加, 通过促进胃肠道钙吸收和增加破骨细胞活性使血钙升高;④异位甲状旁腺激素分泌极少见,有资料显示,除甲状旁腺癌外,异位甲状旁腺激素不是引起癌症高钙血症的常见原因。上述一种或多种因素可能同时参与了高钙血症的形成。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几乎包括各个系统, 极易与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晚期肿瘤患者的衰竭症状、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表现相混淆。轻度高钙血症常表现为疲劳、嗜睡、反射减退、虚弱、厌食、口渴、多尿、便秘; 重度高钙血症常表现为呆滞、精神错乱、恶心、呕吐、脱水、昏迷; 其他少见症状包括心动过缓、 Q-T 间期缩短、 T 波增宽、心律失常和 P-R 间期延长。对怀疑高钙血症的肿瘤患者应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血清钙、磷酸盐、血尿素氮、肌酐等检查。钙通常与白蛋白和球蛋白结合形成结合钙或者以离子钙的形式存在, 只有离子钙在钙调节中发挥重要生理作用。由于通常所测定的是总钙, 而不是离子钙, 因此必须注意影响离
恶性肿瘤相关的高钙血症的认知与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