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在河间的故事
白求恩在中国近一年的时间中有两个来月是在河间度过的。 在屯
庄村住防的 24 天中,齐会战斗打了三天两夜,白求恩 69 个小时不
下手术台,把 115 名伤员从死神手中夺回来;在没有战事的日子里,
白求恩为老人阎捧打水;为李平老人措柴;为张存治胃病;为刘典的
儿子治口疮;为刘西营治脚伤一的故事,在屯庄村不仅当年妇孺皆知,
75 年后的今天,屯庄村人依然在口口相传。随着我们调查工作的不
断深入,白求恩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在亲历者、亲闻者、亲知者记
忆中解开了尘封,现摘要两段,以飨读者。
一 . 在屯庄村的故事
1939 年 4 月 23—— 25 日的齐会战斗打响前, 白求恩把战
地伤员救护手术室设在离齐会主战场东北边约 3 公里的屯庄村
一座小庙里。白求恩也住在本村共产党员刘廷瓒家。刘家和手
术室仅一条道之隔,手术室——驻地来往非常方便。战斗打响
前白求恩还特意骑马沿着运送伤员的一条交通沟查看了一趟。
这两件小事把白求恩“认真负的作风”展示无遗,不需再多说一
个字了。
为确保伤员的安全和尽快恢复健康,白求恩每天夜里和房东刘
廷瓒到每个病房查看,还让刘廷瓒措着一个特制的大布兜子,
里边装着预先备好的纸,遇到伤重或行动不便的伤员“内急”时,
刘廷瓒把布兜里的纸铺在白求恩的手上,白求恩双手捧着纸,
让伤员在自己手中排便。伤员感激,医护人员感动。采访中刘
廷瓒的夫人薛金梅老人说到此事依然啧啧称赞不止。
在没有战事的时侯, 白求恩每天比别人起得早, 整理好个
人卫生之后,白求恩就拿房东家的一把扫帚,先扫驻地附近大
街,再把院子扫一遍,连厕所也扫的干干净净。村民看到一位
外国“洋大夫”这么勤快,也学着把自家门外的大街扫干净。
白求恩特别关注穷人家的孩子,他的衣袋里总装着糖果
包、饼干之类的小食品。在大街上见到穿衣最破的孩子,他就
觉得这孩子家一定很穷,他就把糖果或饼干分给这些孩子们。
开始,孩子们见他“蓝眼珠子,高鼻梁子、黄头发”很害怕。由
于白求恩给他们糖和饼干吃,就觉得他是个好人。不久,见了
白求恩就纷纷跑过来,有的孩子拉着他的手,有的孩子抱住他
的大腿,白求恩走到哪里,孩子们就跟到哪里。
白求恩很喜欢孩子。 搬到刘廷瓒家的那天早晨, 刘廷瓒的
儿子还在被窝里睡觉,白求恩不顾礼仪,就把孩子从被窝里抱
出来又亲又拍。小孩子也“以礼还礼” , 把白求恩尿了个满怀。孩
子的母亲薛金梅很不好意思,要为白求恩洗衣服。白求恩不仅
不烦,不怪,反而开怀大笑。
为了白求恩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习惯, 上级特意为他调配了
一名勤务员,每天用煤油炉子为白求恩煮咖啡、麦片、奶粉、
鸡蛋一一
有一天, 房东女主人薛金梅蒸苜蓿团子, 白求恩见了很奇
怪,就和小孩子一样,守在锅台边,寸步不离,两眼直勾勾地
看着薛金梅拍皮、装馅儿、团团儿、装锅。薛金梅不知道白求
恩的目的,有点儿难为情,可又不好说什么,一直到菜团子蒸
熟。出锅后,白求恩要尝一尝,薛金梅把一个菜团子放在碗里
递给了白求恩。白求恩不等团子凉了就咬了一口,烫的眼泪直
流。白求恩很快吃完了,说很好吃,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
东西, 还要再吃一个。 从此以后, 薛金梅经常给白求恩蒸包子、
贴野菜饼子,白求恩吃了
白求恩在河间的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