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固镇三中集体备课专用稿纸(一)
主备人:邵秋菊
时间
地点
教导处
召集人
李连喜
课题
雁门太守行
课时
第一 课时
(总第 课时)
科 任
教 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熟练背诵全诗,正确默写全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小组讨论理解诗意,发挥想象感受全诗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
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熟练背诵全诗,正确默写全诗。
难点:能够赏析这首诗歌,品味诗歌的妙处。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我们这次要欣赏的两首诗或以旧题写当时战事,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或写人世间诀别,表达对山河沦丧的无限悲愤,对家乡亲人无限依恋和抗战到底的坚定信念。两首诗很巧合,作者都是两个十七岁的少年。看他们在十七岁的年龄写出了什么样的诗,先来学习《雁门太守行》。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熟练背诵全诗,正确默写全诗。
2.品味诗歌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抒发的爱国情感。
3、学习赏析诗歌的方法、技巧。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自学提纲: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解题。
2、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熟读本诗,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4、这首诗以什么为顺序?
5、作者在诗中给我们描绘了哪些画面?通过读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20分钟左右)
1、李贺,字长吉,世称“诗鬼”, 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愁苦多病,怀才不遇,抑郁不平,27岁去世,存诗240首。
讨论补充记录




写作背景: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加剧 ,李贺生活的年代正好是朝廷讨伐叛军最激烈的年代。一个柔弱之躯,虽没有上过战场,却能写出撼人心魄的诗篇,全凭丰富的想象。
标题中的“行”是标明诗的体裁,乐府的一种。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钱塘湖春行中》的“行”与《雁门太守行》的“行”不一样,前者是行走。
3、理解诗意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
中间四句“凝重,悲壮”最后两句“坚定,豪迈”
4、以时间为序。
5、描绘了三个军旅生活画面: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在黄昏前,写战场的厮杀,血流成河的悲壮画面;一个在夜晚,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其中“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壮志。
看到了,感受到:
黑云——使人联想到大敌当前的

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1-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