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朗读品味
——人教版《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唐马寨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徐玲 2016 年 9 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结合创设情境、
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 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 体
会搭石上蕴含的美, 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并从中受到
感染、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纯朴、善良、老幼相敬的可贵
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心灵美。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教学过程:
导 入
(出示情境图) 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个小山村是作家
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 (轻音乐起)那里有连
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
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 ,
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预 习与复习
学生拿出预习卡片,多媒体出示问题:
1 、什么是搭石?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
3、概括描述课文介绍了哪几幅画面?
4、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读题,学生汇报回答)
学生找出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学 生自主学习
多媒体出示学习要求: 自由朗读 2-5 自然段, 用波浪线画出家乡
的人们走搭石相关语句, 再想想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和小组内的同
学交流交流。
学 生交流美词,美句,美段
“一行人走搭石”
根据美词想象画面,学生试着美读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全班齐读。
学生体验“协调有序” ,共同走搭石,由缓到急,体会词语。
学生配乐朗读的段落,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
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再次配乐情境引读。
解疑,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两人相遇让搭石”
点评并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背老人过搭石”
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找出让你感动的词语,好好体
会情感。
学生表演 “伏” 下身子背老人, 教师问, 为什么这么低, 到了对岸, 老人用不用感谢,会不会生气。
教师引导,老人年轻的时候,一定也曾经一一(学生补充回答), 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一定会有年轻人一一(学生补充回答)。
透过“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透过一代又一代的“理所当然”,你有看出了什么?
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
来走搭石一一假如一一,试着用“假如碰上 来走搭
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写一句话。
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
的__ “一道风景”。
人美,景美,请更美,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五、回读课文,解决疑问
让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一道自然、朴实、生动的风景!
风景中的人一一村民们在秋凉以后,会根据一一(生接读)
上了
搭石搭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