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范围切除甲状腺癌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接受不同范围的切除治疗,其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患者的甲状腺共情况。方法:根据2008年至2012年我院的290例甲状腺癌切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其进行了145例全切手术,以及次全切手术145例,两组患者进行术后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测量,对其恢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T3与FT3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 < ),术后1 d,所有患者T4、FT4水平较术前有所上升,术后3 d,所有患者T4、FT4水平要显著低于手术前(P < ),但TSH水平要明显高于术前(P < )。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接受甲状腺切除治疗,其全切和次全切两种方式,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没有很大差异,需要为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补充。
关键词: 甲状腺癌;甲状腺叶全切术;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目前临床的发病率比较高,每年均会上涨6%,女性患者数量比男性患者要多[1]。外科手术联合内吸碘与术后的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目前是甲状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比较好[2]。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其切除是否完全,术后的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是否得当,是治疗有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有关的研究报道称,患者的复发率和转移率是没有接受术后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的患者比较高,说明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对于治疗效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切除范围对术后的甲状腺功能的报道还是比较少的[3,4]。我院为了对甲状腺癌全切和次全切的甲状腺功能情况进行了解,进行了研究分析,进行了对比,现就研究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8年至2012年我院共有290例患者接受甲状腺癌治疗。全切组男51例,女94例,平均年龄(±)岁,其中甲状腺滤泡状癌1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16例,甲状腺髓样癌13例,甲状腺未分化癌1例。术中对所有患者进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结果显示8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60例未发生转移。次全切组男48例,女97例,平均年龄(±)岁,其中甲状腺滤泡状癌1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14例,甲状腺髓样癌14例。术中对所有患者进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结果显示79例发生淋巴结转移,66例未发生转移。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能够对比分析。
方法:于手术前1天、术后1 d及术后3 d在患者安静、空腹的情况下取肘静脉血5 mL,离心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
统计学方法:,不同时间段的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数据间计量资料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 < 。
2 结果
手术前,全切组与次全切除组所有甲状腺相关激素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 ),术后1 d及术后3 d,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差异比较仍无统计学意义(P >)。所有患者T3与FT3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 < ),且术后3 d的水平要显著低于术后1 d(P < );术后1 d所有患者T4、FT4水平较术
不同范围切除甲状腺癌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