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外教育简史中国PPT学习教案.ppt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会计学
1
中外教育简史中国
学科特点:
内容繁杂,识记困难。
自考出题特点:
题量大,题型多,覆盖面广。
学习要求:
全面掌握教材,重点掌握教育思想。
第1页/共97页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教育
第2页/共97页
第一章 中国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二、中国原始教育的内容:
1、早期的生产劳动教育:如石器、陶器等的制造技术和经验的传递;狩猎技术和经验的传递;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传递等。
2、早期的社会生活教育:如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等。
3、原始宗教活动中的教育:如祭祀、巫术等。
祭祀活动可以说是中国“礼”教之渊源。
巫师担负着原始宗教的宣传、解释、执行等任务。巫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型,是上古精神文化的主要创造者。
第3页/共97页
三、学校教育的萌芽
1、成均:五帝时代的“大学”,以乐教为主。
2、虞庠之学:教育内容侧重于敬老慈幼,因此孝成为庠的主要教育内容,是十分自然的事。
四、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3、教育内容十分简单。
4、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第4页/共97页
第二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
一、夏商的教育
1、夏代的学校有学、校、序等。
军事教育是夏序的重要教育内容。
夏代的校实际上是一种发展比较完备的军体性质的教育机构。
2、商代的学校:
瞽宗是新见于商代的一种学校。
商代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
习礼、习武:习礼的内容主要是学习祭祀和乐歌;习武的内容主要是习射。
进行读、写、算的教学。
第5页/共97页
二、西周的教育
1、“学在官府”的教育行政体制
“学在官府”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师不分。
西周时国学的主持者是大司乐,负责宗教祭祀和国家典礼,是国家最高的礼乐官,兼管国学教育事务。
西周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是大司徒,也称为“教官”,主要职责是地方教化。
第6页/共97页
2、西周的官学系统
西周学校已有较完备的制度,分两类、两级: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国学又有大学和小学两级。
国学专为统治阶级的上层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又分设大学与小学。
天子所设大学,有“五学”之称,即中“辟雍”,南“成均”,北“上庠”,东“东序”,西“瞽宗”。
诸侯所设的大学称“泮宫”。
乡学是地方学校,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立。
第7页/共97页
三、以“六艺”为纲的教育内容
西周教育内容,以“六艺”为纲。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书、数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是“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礼”是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是政治伦理道德教育课。
“乐”和“礼”紧密相联、互为表里。乐修内,礼修外。乐和礼共同构成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中心。乐是综合艺术课。
“射”、“御”之教是军事训练课。
“书”、“数”之教是基础文化课。
第8页/共97页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学术下移与士阶层崛起
学术文化开始挣脱官守的藩篱,向民间扩散。而士阶层在这次学术扩散中起到了桥梁和急先锋的作用。
在士的构成中,没落贵族子弟与庶民上升的士是最基本的两大类。
第9页/共97页

中外教育简史中国PPT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58 KB
  • 时间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