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一个好门将顶得上半支球队。然而人有旦夕祸福,每名球员都有“意外”的可能,而守门员又是球场上最特殊的一环,不但需要极高的稳定性,而且必须具备十足的专业程度,是其他位置的球员所无法代替的,因此每支球队都会备有多名门将。具体到世界杯这样赛程密集、人员固定的大赛,报名的三个守门员在大部分时间里只有一个人能登场,但这绝不是浪费宝贵名额,连板凳都坐不上的第三门将也绝不是路人甲乙丙丁。 优秀门将的必经之路 千万别小看第三门将这个位置,当今世界最好的门将布冯就有过从板凳最远端一跃成为球场焦点的“英雄事迹”。1997年10月29日,在世界杯预选赛上,意大利队远征俄罗斯,当时蓝衣军团的主力门将佩鲁齐由于不适应天气的寒冷,在赛前训练时不慎受伤,萨基只得派出帕柳卡顶替,谁知帕氏在比赛刚开场不久便被红牌罚下,于是年仅19岁的布冯临危受命,在冰天雪地里,他像神一样守护着身后的球门,最终为球队从客场带回一分,布冯也因此一战成名。不过这样的例子并不曾出现在此后的1998年世界杯上,作为第三门将的布冯完全被帕柳卡压制,没有获得哪怕一分钟上场机会。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世界杯大赛中两名门将先后遭遇“意外”的几率实在微乎其微,就连主力门将中途退场的先例也少之又少:1990年世界杯上,阿根廷队门将蓬皮杜受伤离队,二号门将戈耶切亚率队一路杀入决赛,这已经堪称足球史上的一大奇迹了,奢望第三门将也能借机上位,实在有些太苛刻了。 不过看问题始终要把眼光放长远些,作为第三门将,并没有人要求他们能在当届比赛上就有所表现,对于他们来说,更重要的还是为将来着想。英格兰的格林、塞尔维亚的斯托伊科维奇、墨西哥的奥乔亚、荷兰的斯特克伦堡以及巴西的塞萨尔,上述五人在上届世界杯上都是各自球队的第三门将,如果不发生太大意外的话,他们都将在南非世界杯上以主力门将形象示人。由此看来,各支球队对三号门将还是颇值得期待的,毕竟在守门员这个特殊的位置上,培养一名人才需要做很多工作,也许他们现在还不能独当一面,但是拉年轻人来见见世面,开阔眼界,对以后是有很多好处的。一些世界强队的主教练都深谙此理,英格兰队的乔?哈特、美国队的古赞以及意大利的马尔凯蒂均是各国新一代门将的个中翘楚,让他们亲临南非得到学习的机会,对球队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三门将就像那些东宫太子一样,虽然有些人在日后成功登上“皇位”,但也还有些人只能“过把瘾就死”。这些被寄予厚望的门将为何最后都消失了?首要原因就是他们毕竟不是当红巨星,位置并不稳固,容易受到老将新人的冲击。希尔德布兰曾经被认为会顺理成章地成为卡恩、莱曼之后的德国队男“一号”,德国队历任主帅也都将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带去参加大赛,不过希尔德布兰自己太不争气,率领斯图加特拿到德甲“沙拉盘”后心高气傲,不屑于本国联赛的竞争力,远赴伊比利亚半岛加盟了巴伦西亚,最终却落得“身败名裂”。当青春逼人的诺伊尔和阿德勒竞争头号门将以后者伤退告终时,德国队第三门将的人选考虑过布特、罗斯特甚至年逾四旬的莱曼,在这些铺天盖地的小道消息中唯独没有出现希尔德布兰的名字。 虽然当年在巴伦西亚撼动不了老门神卡尼萨雷斯的地位,但希尔德布兰好歹悬崖勒马在霍芬海姆找到了位置,今年才30岁的他,下届欧洲杯还有机会为日耳曼军团效命,而上届世界杯葡萄牙队的三号门将瓦
打酱油 [不是来打酱油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