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27].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卜算子·咏梅》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的篇目。通过诵读和学习感知古诗词,理解其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积累、感悟和运用能力,培育对传统文化及汉语美感的体认,加强文化积累。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已经接触过词这一文学形式,初步了解了关于词的一些文学常识,对诗词中出现的意象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在诗歌诵读、鉴赏方面的表达能力以及诗词积累方面还比较薄弱,对咏物诗托物言志手法的知识整合还不够明晰。

部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建议,古诗教学应以诵读为主,少做串讲、主题阐述,要在吟诵过程中,将古诗文的韵味读出来。通过贯穿课堂始末的诵读,品味诗词意象、意境,并结合作者生平经历,深入感悟诗词,提高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本节课将以诗入诗,以诗带词,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补充与“梅花”相关,与“咏物诗”相关的名篇,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①初读诗词,通过意象、意境等感知梅花形象。
②含情共读,结合陆游生平,深入探究词意。
③归纳并掌握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古诗词美感。
教学重难点
归纳并掌握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古诗词美感。
教学过程
导入
请同学们共同诵读《梅花绝句》。
这首诗中暗藏了一位宋代词人,你能发现么?——陆游,号放翁,人称陆
放翁,他一生爱梅,咏梅之作多达百余首。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笔下的一首咏物词
——《卜算子·咏梅》
明确学习目标,全班齐读。
①初读诗词,通过意象、意境等感知梅花形象。
②含情共读,结合陆游生平,深入探究词意。
③归纳并掌握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古诗词美感。
初读《卜算子·咏梅》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
听到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陆游笔下的梅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
再读《卜算子·咏梅》,感知梅花形象
快速阅读,小组合作:思考并讨论陆游笔下的梅花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寻找出具体依据(可从意象、意境、词意、炼字等方面入手)。先完成的小组可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思考应如何朗读,并在班级展示。
【预设答案1】
“驿外”、“断桥”点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开无主”写出了梅花的无人欣赏、“风和雨”写出了梅花经历风和雨的侵蚀,写出梅花处境的悲凉,体现了梅花的坚强不屈。
【总结】:同学们找出的依据其实是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通过意象的组合形成意境,自然而然使我们读出了梅花的品质。
【再读】请同学们再读词的上片,注意读出梅花的坚韧不屈。
【预设答案2】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从词意入手梅花无意争抢春光,却惹来群芳的嫉妒,表现出梅花的孤芳高洁、高尚脱俗。
【总结】在诗词的长河中,关于咏诵梅花清丽高洁品行的诗句不在少数,请大家齐读:“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和“冰雪林中若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预设答案3】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从炼字入手“碾”,“碾”原指将东西压平,压碎,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压力之大,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制是悲惨至极的情景。在这种境遇下,梅花仍然能够散发属于自己的香气,体现了梅花坚守本性的高洁品行。
【总结】老师通过大家的品析,不禁对梅花又加深了一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2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