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有孝心
建立和谐的长幼家庭关系
这并不是封建社会的“长幼有别”的意思,是指父母要尊敬孩子
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建议 ; 同时,孩子更要尊敬长辈,听
父母的话,理解父母的辛苦。
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里就是个“小太阳”,大人都要围着孩子转,
试想一下,把孩子培养成了“小皇帝”又何谈让孩子孝敬父母呢 ?因
此,一定要让孩子懂得自己与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的关系,不可
长幼颠倒,乱了次序。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
只有从小让孩子做家务,才能让孩子懂得感恩,理解父母的辛苦。
只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孩子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他才能心怀感
恩的去关心父母,长大后才会为家庭分担责任。
用亲情故事感染孩子
可以给孩子讲讲“二十四孝”,还有很多古今中外的孝行故事都
可以经常读给孩子听,比如《子路借米》、《黄香温席》、《骆驼
妈妈的故事》等。
父母要做孝敬长辈的榜样
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有些家
长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反而和老人们的关系非常不好,这给孩
子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1、父母和孩子一起孝敬老人。
父母去看望自己的父母 ( 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 时,要带上
孩子一同前往,让孩子亲眼看看父母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那种“只爱自己的妈妈,不爱丈夫的妈妈”的现象,在年轻妈妈
中相当普遍。我可以明确地告诉这些妈妈,在婆婆面前,你不称呼
“妈妈”,在婆婆背后,你称孩子的奶奶叫“老东西”,总有一天,
你的儿媳也会称你为“老东西”。到那时,你的儿子肯定会觉得理
所当然 !
2、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要给孩子孝敬父母提供机会。
在现在的不少家庭中,爱只是父母对子女的单向倾斜,而不能实
现爱的双向交流,那么这种爱就是畸形的爱。孩子只有把父母给他
的爱转化为他对父母的爱,这种爱的种子才算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
芽,开花结果,这种人间大爱正是这样得以传 3、要求孩子为老人
做事时应理直气壮。
当家长生病或身体不舒服时,要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做他应该做
的事情,如端水送药或陪同就医,不要怕耽误他学习时间。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就从要从引导孩子为父母做这些小事入手。
当孩子对父母表现出不敬重的言行时,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惩罚,
千万不要认为:孩子现在还小,还不懂道理,不必多计较他的言行
过错,等他长大了,自然就知道孝敬老人了。这种认识肯定是错误
的。
4、让孩子给爸爸妈妈过生日。
让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对于初中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让
孩子主持给爸爸妈妈过生日。家长不要只给孩子过生日,不给自己
过生日,这对孩子并不好。
5、从日常生活小事上对孩子提出要求。
如外出时和父母道别,回家和父母打招呼 ; 用餐时先让父母入座,
替父母盛好饭菜 ; 和父母说话应恭恭敬敬,不能出言不逊。当父母不
能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时,告诉孩子不能发脾气,要体谅、理解父
母的难处。孩子如果发脾气或死磨硬缠,家长要始终坚持原则。家
长千万不要起初不答应孩子要求,孩子发脾气了,家长让步了 ; 孩子
死磨硬缠了,家长让步了。这等于鼓励了孩子不断提出不合理要求。
6、让孩子体验到父母的辛苦。
你不妨把你的日常工作向孩子说一下,或带孩子去上一两次班,
让他知道你上班走什
如何教育孩子有孝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