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年论文.doc学号:
20105182235
学年论文
学 院 传媒学院
专 业 广播电视编导
年 级 2010级
姓 名 王欢欢
论文题目探析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的地位和走向
指导教师 王子昕 职称 址迦
成 绩
2012年5月28日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 广播电视新闻的内涵与意义 1
(一) 广播电视新闻的概念 1
(二) 广播电视新闻的意义 1
二、 我国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业存在的问题 2
(一) 迅速与及时 2
(二) 主动与被动 3
(三) 生动与吸引力 3
三、 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业面临的形势 3
(一) 应对国内媒体分配不均衡的需要 3
(二) 应对国内受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 4
四、 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业的未来走向 4
(一) 瓶颈与出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新媒体形势下的定位 4
(二) 打破瓶颈一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形势下的侧重点 5
参考文献 6
探析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地位和走向
学生姓名:王欢欢学号:20105182235
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指导教师:王子昕职称:讲师
摘要:以积极应对入世为背景的中国广播电视集团化改革,从提出到 具体实施已有数年。国家的宏观构想是:组建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和北京、上 海以及若干个省级广播影视集团,积极向多媒体、多品种、多功能和跨地区、 跨行业的综合性大型传媒集团发展,以应对传播全球化的挑战,参与国际传 媒业的竞争。本文从我国传媒改革与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以探索国际化背 景下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发展道路为主线,首先阐述我国广播电 视新闻的概念,指出广播电视新闻内涵和意义,然后根据我国广播电视新闻 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竞争形式,提出在当前新媒体形势下我国广播电视新闻 发展的虔位和方向。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新媒体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在当前时代盛行的今天,广播电视新闻业面 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媒介的影响范围迅速扩张,而广播电视新闻业的势力 逐渐萎缩。广播电视新闻业是一项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担负着信息传播功能 的社会事业,基于这样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己经从政治、文化、受众观 念、民族特征、法律等方面对新闻传播的性质、功能、内容安排、价值变化 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育与完善,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广播电视新闻业应重新定位运营模式并确定走向,在竞 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内涵与意义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概念
广播电视新闻是通过某种特定的电子技术(主要是无线电波及线缆系 统)公开传播的正在变动或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
(-)广播电视新闻的意义
突破时空限制
这是广播电视区别于印刷媒介的共同优势所在,广播电视新闻在采集、 制作过程中受时间空间限制大,在传播过程中受时间空间限制小。
抗灾害能力强
广播电视新闻抗灾害能力强,企业集团能够按照统一的生产经营目标, 合理规划使用集团内各成员企业的生产要素,使生产要素如技术、设备、物 资、资金、劳动力等,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得到 最优化的组合,发挥出最大的生产能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普及率高,群众性强
广播电视是一种对受众要求较低的媒体,一是收听广播时可一心多用, 二是收听广播的费用较低,三是广播对受众的文化水平要求很低。
信息损耗小,真实可信
电视是通过图像信息为“眼见为实”提供了可能,一个镜头有时能胜过 千言万语,图像信息有时候也被用作实证的工具。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 免去编码和译码的过程,世界各地的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电视在同时间传遍 世界。
受众参与性强,形象生动
电视新闻受众的参与主要指的是一种心理参与,为受众构筑了一个现实 的场景,使受众有“身临其境”之感,电视图像浅显易懂,生动形象。
二、我国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业存在的问题
出于历史原因,由政治、经济、科技和体制等各种因素催生的中国广播 电视新闻业的发展战略,在推动中必须面对新媒体形势下不断冲击的现状,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迅速与及时
在新媒体日渐繁盛的形式下,网络等媒介以信息丰富、资源共享、便捷 迅速的特点占领大部分新闻传播份额,广播电视新闻虽以迅速、及时著称,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广播记者的观念缺乏 更新,热衷于伏案写作以稿件水平来竞争,另一方面在科技上,网络的速度
远远超过广播电视的速度,相比较而言,广播电视新闻的及时性大为逊色许 多。
(二) 主动与被动
目前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业的发展战略中先行管理体制的选择,是一种
本科学年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