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献综述,如何写文献综述 2009-07-27 16:58 一、文献综述概述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 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 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好的文献综述, 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 而且能表明写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 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摘自《应用写作》杂志 2004 年 12期,《怎样撰写硕士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 综述, 是指就某一时间内, 作者针对某一专题, 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 专题性强, 涉及范围较小, 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 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阅读综述, 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 可以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国内外大多数医学期刊都辟有综述栏目。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 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 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 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 、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 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 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 堆砌"。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有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二、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 但总的来说, 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 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 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 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 200-300 字为宜, 不宜超过 500 字。正文, 是综述的重点, 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 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 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 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 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 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 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
什么是文献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