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克拉克 出生在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毕业后周游列国,23岁开始在家乡的一所乡村学校任教,5年后来到纽约市哈莱姆区,取得巨大的教育成功。他曾3次受美国总统及夫人邀请带学生做客白宫,2000年当选迪士尼年度教师,出版著作《55条基本规则》(中译本书名为《优秀是教出来的》)和《教育者的11项卓越品质》,并创办罗恩·克拉克学园。他的传奇故事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成为一名世界瞩目的美国明星教师。
罗恩·克拉克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春天来到北京。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曾多次出现在他年少时的壮游梦里,终于身临其中,看到古老的它陷在蓬勃的春意里。
让他迷惑的,是这里的人们。无论在街上、地铁上、公交车上还是公园里,他发现,很难找到一张轻松快乐的脸。似乎每一张脸上都挂着忧伤与不安,每一双眼睛里都有紧张与疲惫。春天的温煦与美好,被生生抛弃了。
“也许我应该反过来采访你,如果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的情绪,那么,孩子们怎么办?”他清澈的蓝眼睛里,满是忧虑,善意的忧虑。没有意识到自己抛出了一个让中国人很难回答的问题。
出版社将“我们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却能与孩子一起创造奇迹”,印在《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一书的封面上。在当下中国,这是一个充满力量与希望的宣言。直面现实,相信自己,创造奇迹。
生命如此美好,没有理由不爱
新京报:很惊讶,你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成为一名教师,而不是出于职业梦想。
罗恩:是的,我从未想过成为教师,年少时唯一的梦想,是周游世界,去陌生的地方看陌生的风景,去冒险。我对世界充满好奇与热爱,到处走走,让我觉得既充实又美好。不料我在罗马尼亚吃老鼠后中毒了,只得回家疗养。
母亲要求我停止疯狂的冒险,找份工作。而当时,我们家当地学校有一位老师去世了,我满怀迟疑,踏入了那座学校。发现孩子们在学校里,像萎蔫的植物一样,一个个耷拉着脑袋,郁郁寡欢。我就想改变他们的状态,让他们重返孩子应该有的快乐、兴奋状态。我想我一定能做到,让孩子们爱上学习。于是,我就成了一位老师。极其偶然。
而这就是我,乐于去实践偶然造访内心的想法。生命短暂,我不愿意留下遗憾。
新京报:如果请你反观自己,你觉得自己身上哪些特质,正是成为一位老师所需要的?
罗恩: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乐观积极,对人对世界都充满善意,始终心怀希望。教育首先是人与人的相互影响。我觉得,一位老师最不可或缺的品质,就是对世界的热爱,如果老师自己是积极的,对任何事情都有探索学习的热情,他就会把这种状态传递给学生。若是相反,他就会教出厌学的、不快乐的学生。
课堂应该是另一个美好世界
新京报:发现你一直在传递一个观念:热爱生活,享受生命。但正如你观察所得,中国社会生活里有一种忧伤,大家都在努力获取为一份体面生活,步履匆匆。孩子们也相应承受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变得焦急。如果你置身中国,你将如何面对这样的状况?
罗恩:生命如此美好,没有理由不爱生命。无论在怎样的社会怎样的时代,人所拥有的,是转瞬即逝的生命。即便我置身于一个充满焦虑的社会,我生命中那些重要事务的秩序,并不会发生改变。
想想吧,如果生活非常不堪,作为老师,走进教室就关上门吧,把那个喧嚣的世界挡在门外,微笑地面对孩子们,和孩子们在小小的教室里创
罗恩克拉克教育启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