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四院精神心理科
健康大讲堂
2018年《世界睡眠日》科普讲座
第1页/共48页
医学科普讲座之我见
《健康大讲堂》
第2页/共48页
健康睡眠,调整心身
从2017年诺贝尔医学奖说起
张磊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精神心理科
第3页/共48页
2017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2017年10 月2 日下午5 点30 分,2017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评选结果揭晓——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此奖项颁发给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以及迈克尔·杨( Michael W. Young)。
第4页/共48页
获奖理由
深入钻研了我们的生物钟,并且阐释了它内在的原理。阐释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如何调节自己的生物节律,使其与地球的旋转保持同步。
第5页/共48页
生物钟
生物钟,也叫生物节律或生物韵律,是指不同生物体内各种随时间变化而做周期性变化的生理生化活动。
广义的生物钟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所有的生物节律,如我们心脏的跳动、肺的呼吸,昆虫翅膀的扇动等。
平常所说的生物钟是指地球上的生命随地球的周期性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周期性变化的生理生化活动。
第6页/共48页
换作人类:
到了晚上某组基因会让体内蛋白浓度升高,调节体温和皮质醇水平,产生褪黑素等激素,提醒你该去睡了,你感觉的困意,就是蛋白浓度升高的结果。
但如果此时坚持熬夜,那么人就会觉得不舒服,这就是所谓的:“生物钟被打乱”。科学家发现, 长期的“生物钟被打乱”与心脏病、胃病、多种癌症、神经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变以及精神疾病存在关联。 患上代谢、心血管及胃肠道疾病的风险比一般人高。
第7页/共48页
第8页/共48页
睡眠?
第9页/共48页
睡眠
睡眠是一种在正常生命过程中自然发生的、并与清醒状态不断交替的精神状态。在睡眠过程中,人体的意识活动发生改变,感觉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下降,骨骼肌的自主运动受到抑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交流也会随之减少
在睡眠状态下,人体通过合成代谢,储存能量,使免疫系统、神经系统、骨骼肌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功能得到恢复和重新调整
第10页/共48页
世界睡眠日PPT教学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