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研究
陈振良 王 晶
2000年北京人大委员会颁布实施的《北京体育设施管理条理》中明确规定“学校体育设施应当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此后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高校体育资源是指高校所拥有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水平,掌握体育基本知识,丰富文化生活,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多种有形和无形的支撑状态,主要包括高校体育人力配置、场地设施条件、文献与信息拥有量和技术资源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等。高校体育资源是高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物质技术条件,也是高校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较长时间以来,高校体育场馆教育资源的对象一直是学生。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开展,高校体育与国家体育事业密切联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又赋予高校体育新的使命。高校体育在保证本校大学生体育需求的前提下,还应为附近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场所和技术等方面的帮助。因此,高校体育如何向社会开放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课题。
一、研究对象
南昌市上海路社区居民群体活动,南昌航空大学老校区体育资源
二、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先后在体育学院阅览室、南昌航空大学图书馆等处查阅多种研究论文30多篇。
:向上海路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100份,了解上海路社区群体活动的现状及有关意向,回收问卷98份,其中无效问卷8份,有效回收率90%。
:走访学校6名体育老师,了解他们的体育特长、体育馆开放现状、意向等。
:对学校场地设施进行统计,为论文的撰写提供准确数据,并对上海路社区居民在老校区进行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实地分析。
: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为本研究的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三、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知,%的社区居民的锻炼场地集中在社区的空地、路边等非专门性的体育场地,而利用学校体育场馆的比较少,活动都是在室外场地,经常受到场地的影响。由此反映社区可提供群众从事健身活动的场地严重匮乏,而大多数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又没有向社会开放
,群众在社区空地、路边等非正规体育场馆进行锻炼是不得已而为。
、表3
从表2得知,%社区居民对老校区无偿开放表示支持,这说明社区群众对拥有健身场地的渴望;从表3得知,%表示支持,说明虽然当前群众的健康意识有所增强,但由于受福利体育观念的影响和收入等因素的制约,健身消费尚未纳入居民的支出计划。
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