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萍
二、税收的产生
(一)税收产生的一般前提条件
(二)我国税收的产生
1、税收雏形阶段——贡、助、彻
最早的课征形式--夏贡:土贡和贡纳;
商代--助法:公田收获量归国王;
周代--彻法:民耕百亩者、彻取十亩以为赋
2、我国最早的工商税收——商业、手工业税收
始于周代:关市之赋、山泽之赋
第1页/共23页
3、最早的农业赋税制度——案田而税和初税亩
按田而税:齐桓公19年(公元前667年)--公田收获量按田亩征税;
初税亩:鲁宣公15年(公元前594年)--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征税。
三、税收的发展
(一)按时间顺序考察税收发展过程
(二)从不同侧面考察税收发展过程
李淑萍
第2页/共23页
1、从税收法制程度差别看
奴隶及封建社会:国家行使征税权,税与纳贡者自由贡献相结合;
封建社会建立中央集权:实行专制的同时给统治阶级减免特权;
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制,税收通过立法程序。
2、从税制结构变化看
(1)古老的直接税为主的税制--对土地、人丁征税;
(2)间接税为主的税制--商品课税;
(3)现代直接税为主的税制--所得征税。
李淑萍
第3页/共23页
3、从国家课税权范围发展看
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前期:只限于对本国商品流转、所得、财产征税;关税出现后,也只对本国进出口商征税。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际间经济交往出现,不只是商品贸易还出现了资本输出、生产领域的跨国经营--出现了国际税收问题。
4、从税收征收形式演变看
实物形式→力役形式→货币形式
5、从税收名称演变看
贡、助、彻、赋、租、税、捐、课、调、役、银、钱等。
李淑萍
第4页/共23页
李淑萍
第二节 税收的特征与分类
一、税收的特征
1、税收的强制性
2、税收的无偿性
3、税收的固定性
二、 税收分类
(一)以课税对象为标准分为:
流转课税
收益课税
资源课税
财产课税
行为课税
第5页/共23页
李淑萍
(二)以税收形态为标准分为:劳役税
实物税
货币税
(三)以税收计量为标准分为:从价税
从量税
(四)以税收管辖权为标准分:中央税
地方税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五)以税赋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直接税
间接税
第6页/共23页
李淑萍
第三节 税制的构成要素p10
税收制度就是通常讲的税法,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法规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一、纳税人
课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它是税收制度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1、法人与自然人
法人是指按照法律程序设立,具备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并能独立承担经济责任和行使经济权利的单位。
自然人是指在法律上可以独立地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个人 。
第7页/共23页
李淑萍
2、纳税人与负税人
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一般是指税收的实际负担者。纳税人并不一定就是负税人。
3、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是指依法履行代收(扣)代缴应纳税款的单位或个人。扣缴人必须履行扣缴义务,否则也应负法律责任。
4、税务代理人
税务代理人是指经有关部门批准,依照税法规定,在一定的代理权限内,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自己的名义,代为办理各项税务事宜的单位或个人。
5、委托代征人
委托代征人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由税务机关指派、委托,代税务机关收缴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第8页/共23页
李淑萍
二、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客体、课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
1、征税对象与税源
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
2、征税对象与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又称税基,是指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税应纳税款的依据或标准,是征税对象量的表现。
第9页/共23页
李淑萍
三、税目
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
四、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是应纳税额计算的尺度。
1、比例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只按同一个比例的征税。
(1)单一比例税率
(2)差别比例税率
(3)幅度比例税率
(4)有起征点或免征额的比例税率
(5)分类分级比例税率
第10页/共23页
税收基本理论PPT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