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直肠给药.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6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修正药业
就什么要推广直肠给药
* 1,直肠给药安全,疗效迅速,对于儿童及老年人肝脏脆弱的患 者尤其适用。
* 2,直肠给药解决了有些中西医常规方法难以治疗的疾病,如, ”前列腺疾病,女性盆腔疾病,小儿发热,消化系统疾病等等,
提供了一种高效,绿色的给药方式。
* 3,直肠给药,代替了有些不必要的输液,中药尤其是清热解毒
中药代替了有些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符合国家对于输液和抗 生素的双限政策,减少输液反应和过敏反应,减少临床事故的
发生
4,直肠给药减少了中药注射剂颗粒度大,杂质入血带来 不良反应,有利于发扬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直肠给药与输液
•直肠给药吸收后维持时间较长,进人体循环的量 为50%〜70% ,作用速度与静脉用药类似,且药 物吸收后除产生局部治疗作用外,大部分还通过 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直接发挥药效,从而既可减 少药物在肝脏发生化学变化造成肝损害,也避免 了药物经口服被消化液分解破坏。
・中药治疗疾病无耐药性:临床上长期应用 抗生素和化学药品,容易产生抗药性,而 中药就很少出现这一弊端。原因是中药多 为复合作用,一般应用多为复方。
为什么直肠给药适合婴幼儿
・现代医学认为,直肠的肠壁组织是具有选
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半透膜。婴幼儿肠
壁较薄
有通透性高、肠壁孔隙大、蛋
白质结合率低、可使药物分布容积呈增大
趋势的优点。
国内直肠给药由于小儿外感发热的部分医院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
* 科
* 2,郑州儿童医院呼吸科
* 3,昆明儿童医院呼吸科
名另I」 一毋•偿室,一
kn -^均殳w疗用艮生
^L^ -irr^ --iP=Hi
注射
JW包药基告
宵谢岷匡
洗宣
一 ^>钠理眸遍
鼻t:同音卓:育
-Br^i速却速
一£口弓I浸£售因中证
0 0 0 0
0 0 0 0 ssLn 与
1111
2 2 2 2
dLl £ 中医[%
鼻竹回声元 鼻aWb赤 鼻伊昔理 承者军国:b也 =冬*率斗 WW 中」口 不斗耳
统或在的住春: 昔页 A A W旗甘卷》假空母目番 AA 一蜴徐,:?吉疗 AA 遑
•灌肠分保留灌肠,不保留灌肠
・不保留灌肠就是直肠给药
,医保和农合都有收费条目。
* 1,大家对于直肠给药只是认为只有基层医生使用,二甲以上医院没 有使用,认为不可靠,实际上三甲医院也在广泛使用,只不过没有大 量宣传而已,实际上国内有几百家医院,包括大型三甲医院也在广泛 使用。
* 2,基层医生没有接受正规的直肠给药培训,对于直肠给药的原理和 方法不懂,而且直肠给药有些讲师都没有经验,连简单的操作都不敢 做,造成对直肠给药没信心,自己摸索时间长,由于处方混乱,大包 围处方,不规范操作给患者造成一些不良反应,引起医患恐惧。
* 3,对于药物的理解不充分,不适合直肠给药的药物乱用(比如:片剂 粉碎),没有发挥直肠给药的优势。
仔药的国内应用方向
•对于小剂量直肠推注,国内的主要方向是 用于:
* 1 7小儿的外感发热
* 2,泌尿系疾病的应用,尤其是前列腺疾病 的应用。
•3,妇科系统疾病的应用,尤其是慢性盆腔
炎的应用。
•4,癌症的止痛。
* 1,直肠由黏膜屏蔽作用,大的颗粒和杂质 被挡在直肠粘膜外,避免了输液反应的发 生。
* 2,直肠给药在20分钟内可以被冲洗出。
* 3,直肠给药避免了药物对肝脏的损害。
含有苯甲醇的药物儿童不能使
-用,为什么可以用于直肠给药
• 1,苯甲醇儿童肌注,会引起疼痛,感染,臀大肌 痉挛萎缩,但我们推广的是直肠给药,损伤不到 患者的臀大肌。而且避免了疼痛性休克,晕针现
<0
・ 2,有的医生和患者家属担心苯甲醇的肝损害,这 正是小剂量直肠推注的优点,没有肝脏的首过效
应O

东晋•葛洪
首创了灌肠器械
唐・孙思邈
最早的保留灌肠技术
东汉•张仲景 首创肛门栓剂和灌肠术
U医概念
A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肺与大肠 通过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形成“肺与大肠相表 里”的关系,而“手阳明大肠经”下和于“足阳明胃 经”。
>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
通过肺的宣发作用
输布全身,从而达到全身或局部的治疗目的;
>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

直肠给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3 MB
  • 时间202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