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家乡——读《城门开》有感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原创: 我的行书
我的故乡——北乾村
北岛在《城门开》中还原了属于他的故乡――一座属于他的老北京城。读时也诱发出脑海深处关于家乡的几个记忆片段,便也将写出来,还原下独属于我记忆里的故乡。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的家乡也如其它所有的小山村那样,平常的时候,只余老人与几个小孩还在,其他人都出外谋生或求学了,只有过年时才能暂时恢复以前的热闹。
电视
在小时候,一过晚饭,街上都是人,很热闹,特别是有电视的商店,人尤其多,那时电视还不是每家都能拥有的电器,所以大家都会聚店里一起看电视、聊天,那是劳作一天的人们最惬意的时光。就算家里有电视的,作为小孩的我们仍然爱挤在店里看电视,看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热闹。
八角井
在旧房子旁,有个八角井,其实就是蓄水井,引的是山上的泉水,那时没有自来水管道,周边的人家吃用的水都靠这个井。那时对于我们而言,最大的盛事就是洗井,至今那样的画面仍存于脑海中:洗井之前,各家各户都有人在,大家将干净的水先用桶装好备用,然后将井里的水放干,有几个大人利用木梯下井刷洗井底和井壁,然后用事先备好的水进行冲洗,如此反复几次,直至干净。那时大家配合默契,说笑着就把井洗好了。
聚会
那是一次聚餐,不知是谁上山砍柴的时候逮着一条蛇,因着这条蛇,大家在八角井旁架起一口锅,将蛇肉炖汤,加入粉干,煮上一大锅,周边所有的人都拿着碗筷,一人分点,对于那时的大家就是改善生活了。这样欢腾的画面似乎就刻在我脑海中了,而这样的场景后来再也没有过了。
河
村里的河不深,河水在那时能不能洗菜,忘了,但绝对是可以洗衣服的,我还是在那河边学洗衣服的,一条河边有几个洗衣点,离我家最近的那个洗衣服的地方有几块大的平滑石头,很适合当搓板。很多时候大家会相约一起去洗衣服,一字排开便开洗,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又是一番休闲时光。在夏日时,就在河里踩水,或者捡石头玩。
小学
那时的小学有围墙,有一栋教学楼和一栋教师宿舍楼,都只有两层,教学楼与教师宿舍楼并排立着,离得很近,在它们的二楼有条木桥连接着。这条木桥承载着我的小学生涯的记忆。
记得教学楼一共就八间,每间都会坐满学生,教师办公室在二楼,最靠近宿舍楼的那间,走过木桥便是教师宿舍,宿舍楼一层是老师们的厨房。因奶奶是学校老师
记忆里的家乡——读《城门开》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