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分析精神疾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因素及有效护理干预措施.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分析精神疾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因素及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疾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因素及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53例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分析导致其暴力攻击行为出现的因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在本组研究病例中,39例年龄在46岁以下,%。其中初、高中学历患者最多,共计34例,%。患者均存在妄想、幻视及幻听等情况。 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是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的,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稳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精神疾病;暴力攻击行为;影响因素;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暴力攻击行为是一种具有较强伤害性的行为,而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病情的影响,自身的心理、认知、感知等都存在一定的异常,更容易出现暴力行为,对其个人、邻里、医护人员等造成威胁
[1]。在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暴力行为的重视度,并予以有效的控制。本次研究即针对53例出现暴力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展开,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探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53例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其中男女比例为30:23;患者年龄在25-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小学及以下学历12例、初中学历16例、高中学历18例、大专及以上学历7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孤僻、慵懒、冷漠、不合群等症状,在生活的各方面缺少自理能力,在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后确定其符合精神疾病的相关诊断[2]。


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精神疾病患者有正确的、充分的认识,对其有足够的尊重,同时明确患者是由于疾病影响产生的暴力行为,避免用哄骗或强制的方式让患者住院,要利用多种方式向患者说明其当前的病情,以及积极住院治疗能够达到的效果和重要性,让患者能够消除抵触性,尽量获取患者的配合,以此来降低出现暴力行为的几率。

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病情和行为等进行持续的监控,当发觉患者有异常言行时,要马上予以高度的警觉,对患者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推测,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同时,护理人员要保持情绪的平稳,友好的对患者进行安抚和劝解,不要和患者发生争执,从心理角度让患者得到慰藉,以期在暴力行为未发生的阶段将其阻止。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加强和患者家属的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性格和行为特点,结合当前的症状表现等,向家属做出说明,在患者情绪严重不稳定的情况下,由护理人员和患者最亲近的家属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尤其是对于幻觉或妄想严重的患者,要最大限度上顺应和满足其需求,减少患者自伤或伤人等情况的出现。例如患者表示病房外有人要伤害自己,而表现出恐惧、焦躁等情绪等,我们先由两名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向其进行解释,在患者表示出一定信任,且相对平静后,带患者亲眼

分析精神疾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因素及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88 KB
  • 时间2021-07-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