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张爱玲《倾城之恋》
人生的悲剧
一、从标题开始
小说的标题,首先给人一个阅读的提示。
标题唤起读者一些可能的阅读经验,是作者预先设计的读者期待视野。
“倾城之恋”
只是一个复合名词,它不具有叙事性质
还可以理解它是一个形容词,形容妇女容貌极美,美到令众多的人倾慕、倾倒的程度。
“倾城倾国”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传统的阐述:“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
一音多义,影射女色误国,导致倾城倾国
白居易《长恨歌》
一是对贵妃专宠、君王误民愤:“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一是对爱情永存,超越生死这一境界的恋慕:“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倾城”的另一意义
倾覆、倒塌,沦陷,在这个意义上,倾城之恋名副其实。香港的沦陷成全了白流苏和范柳原,使他们做成了一对平凡的夫妻。
二、两类时间
1943年,珍珠港事变已经过去一年多,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中国抗战胜利还有两年。上海那时是日本军事占领下的沦陷区。
小说中这样说:“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流苏的哥哥三爷劝流苏为离婚前的丈夫戴孝主丧时说的话
“你别动不动就拿法律来唬人!法律呀,今天改,明天改,我这天理人情,三纲五常,可是改不了的!你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张爱玲写出走的女性与巴金笔下出走的女性不同
巴金笔下的一部分女性对未来充满希望,她们与封建旧家庭的决裂是为了追求自己新的理想。
张爱玲笔下白流苏的出走看不出任何新理想的引诱,她要走,是生命自己在这刻发出的呼喊,是生的本能的呼喊。
小说中有一段时间意象生动交织的描写:
“正中天然几上,玻璃罩子里,搁着珐琅自鸣钟,机括早坏了,停了多年。两旁垂着朱红对联,闪着金色寿字团花,一朵花托住一个墨汁淋漓的大字。在微光里,一个个的字都像浮在半空中,离着纸老远。流苏觉得自己就是对联上的一个字,虚飘飘的,不落实地。白公馆有这么一点像神仙的洞府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可是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因为每一天都是一样的单调与无聊。流苏交叉着胳膊,抱住她自己的颈项。七八年一眨眼就过去了。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这里,青春是不希罕的。他们有的是青春——孩子一个个的被生出来,新的明亮的眼睛,新的红嫩的嘴,新的智慧。一年又一年的磨下来,眼睛钝了,人钝了,下一代又生出来了。这一代便被吸收到朱红洒金的辉煌的背景里去,一点一点的淡金便是从前的人的怯怯的眼睛。”
解读张爱玲《倾城之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