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内向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都要经过其人格、价值观、知识、信仰、和态度的过滤,从而使它有意义。
当我们对内外刺激作出评价和反应时,内向传播就发生了。
1
一、认识你自己(58-59)
Who am I?
生理自我(The Physical Self):
内在功能(internal functions)
外部活动(external movements),
身体概念(body concept)。
情感自我(The emotional Self)
智力自我 (The Intellectual Self)
习惯 (Habits)
一致原则 (The Unity Principle)
2
“生理自我”(physical self),简称“生理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外貌、动作技能及性方面的感受。由于每个人每天都必须与人、与环境有所接触,如果有正面积极的生理自我,一个人将能坦然并充满信心地寻求发展。
3
二、自我概念(Self-Concept)(60-62)
个人对自我的主观认识
包括对自我个性特征和社会角色特征的归类总结
自我认识来自六个变量:
以往经历(past experience):
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s):
个人角色(Roles)
先赋角色与达成角色
(ascribed roles & achieved roles )
性别角色
社会身份角色
4
三、“镜中我”与“约哈里窗户”(Looking-glass self & Johari Window)
镜中我: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他人评价这一“镜子”来认识和把握自己。
5
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
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6
“约哈里窗户”
约哈里窗户
“约哈里窗户”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和哈林顿·英格拉姆对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成功效率而提出的用于解释自我和公众沟通关系动态变化的理论。此理论被引入人际交往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等领域。
7
开放区:代表所有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
盲目区:代表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隐秘区:代表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知识性的、经验性的,甚至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未知区: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信息。是潜意识、潜在需要。这是一个大小难以确定的潜在知识。
8
理论组成
认识世界的知识基本上是由四部分组成的:
公开
盲点
隐私
隐藏潜能
9
公开,就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情;
盲点,就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情;
隐私,就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情;
未知之事,就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实(隐藏潜能)。
10
内向传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