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电影《林家铺子》的视听语言剖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电影《林家铺子》的视听语言剖析
  [摘 要]由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夏衍编剧、水华导演的电影《林家铺子》是新中国电影史上杰出的艺术经典作品,影片的视觉影像表达含蓄而深刻,通过影像画面的隐喻效果赋予影片时代内涵,赋予人物典型形象。声画关系的特殊处理对于强化人物情绪状态,形象生动地感受那个时代、社会,深化影片主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典型的叙事空间体现着导演的创作意图和思想。
  [关键词]《林家铺子》;水华;视听语言
  由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夏衍编剧、水华导演的电影《林家铺子》是新中国电影史上杰出的艺术经典作品,该片于1983年在葡萄牙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获评委奖,并作为唯一一部中国电影参加1986年在香港举办的“世界经典影片展”。
  第三代导演水华是新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水华导演的电影作品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中国电影艺术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状况,《林家铺子》是导演水华风格成熟的代表作品,本文以中国电影史研究为契机,以非热点却有研究价值的电影人物水华为核心,对史料挖掘、使用的同时细致入微地剖析影片《林家铺子》的视听语言,把握水华导演的艺术风格,总结优秀电影艺术家的艺术经验,加以理论化、系统化,思考影片的创作思路和艺术
价值,力图做到为电影人提供独特思路、繁荣我国电影发展、细化中国电影史研究尽一点微薄之力。现仅从该片含蓄的视觉影像、声画的写意结合和叙事空间的特殊表达三个角度展开论述。
  一、含蓄的视觉影像
  含蓄的视觉影像参与着影片的叙事,对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深化影片主题起着微妙的作用,能够让观众从看似平常的镜头画面中体会到丰富的意蕴、挖掘出不平常的含义。水华导演精巧细致地构思影片的构图、镜头角度、镜头运动、色彩、蒙太奇,将含蓄、象征、隐喻、暗示手法不露声色地融入影像之中,这些含蓄的视觉影像饱含着导演细腻的情感表达,是水华导演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处选取影片较为独到的两处影像构思进行论述。
  (一)影像隐喻赋予时代内涵
  《林家铺子》在影片开头勾勒出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水乡风貌,随着镜头运动,跟随船家进入那个时代情境,画面的纵深感使影像信息更加丰富,河岸两边林立的江南风貌的古镇建筑,波光粼粼时而平静时而流动的水面,生活气息浓郁略显杂乱的两岸,岸边生活劳作的水乡居民,远处古韵犹存的石拱桥立于狭窄的河道之上,这些都勾勒出江南古老的小镇风貌。穿过拱桥,以船家视角的镜头继续推进,墙壁上涂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字样,临近岸边,从岸上泼下一盆污水,特写镜头展示污水打破了水面的平静,激起层层水花,污浊了原本较清澈的水面,在污水泛起波纹的白色泡沫之中出现了
“1931”的字样。这是《林家铺子》中载入史册经典的隐喻蒙太奇段落,平静与动荡、清澈与污浊,含蓄而形象地寓意了1931年是一个黑暗、灾难的年份,隐喻动乱污浊破坏了人们平静的生活,打破了原有的安宁与清澈。在影片开头设置了悬念,让观众对“1931”印象深刻的同时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去探究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赋予的深刻内涵。
  (二)影像赋予人物典型形象
  年关,日本侵略上海,战乱使得催账的债主步步紧逼。借钱无果,又被催债,林老板从恒源钱庄失落地走出来,光线较弱,仅有从钱庄门缝透出的小部分光亮,画面整体上都是灰暗的,镜头以俯

电影《林家铺子》的视听语言剖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