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药膳.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营养与药膳
营养与药膳的发展简史
药膳
药膳的中医基础理论
食物养生种类与功效
1
营养与药膳的发展简史
中华民族饮食养生活动历史,最少有50万年以上。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原始人通过长时间地尝试,逐渐把一些天然物产区别为食物、药物和毒物。据《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这里所指的百草就是包括食物、药物、毒物的天然品,“七十”则是泛指许多品种,生动的说明了先民在寻找食物过程中,避开有毒,摄取无毒食物的情况,同时,人们还发现了许多种类的食物可以解除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有些食物吃后且有减轻痛苦的作用,于是许多即可以饱腹,又可疗疾的食物被人们重视,这就是中医学中的“药食同源”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人类在发现食物的同时,也就包含了食疗药膳保健的出现。
2
公元前5世纪的周代出现了专职从事饮食、调理工作的“食医”,当时这种职务是“疾医”也就是现在的内科(医生)“疗医”(也就是现在外科医生),食医是负责君主的饮食设计工作,制作各种美味佳肴与保健医疗饮食,以此来主持“养护之道”也可以说,周代的食医可算世界上最早的营养师了。
到商代(公元前16世纪)有名宰相叫伊尹,精于烹调,著有“汤液经”以烹调之法疗疾,伊尹与商汤谈论烹调技术,“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辛苦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是说不论事与食,必须以甘、酸、苦、辛、咸调味,用多少是整个食物与事物微妙之处。
3
到了宋、金、元时期,营养学理论与应用皆有了较全面的发展,宋代《太乎圣惠云》的“食疗论”记载了28种疾病的食疗方法,如糖尿病人宜饮牛奶,水肿病人吃鲤鱼粥或黑豆粥,久咳患者吃杏仁粥等,与此同时,养老《奉亲书》着重论述了老年饮食保健和治疗,提倡老人“若有疾患,且先平食医之法,审其疾状,以食疗之。”因为老年人五脏渐渐衰弱,全靠饮食以补充气血,书中介绍了几十种适合老人食用的以牛奶、羊肝、猪肝、羊肉、鱼禽蛋为主体的保健膳食。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几千年来,中医营养学在人类的保健养生,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等方面以及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4
药膳的概念
药膳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营养治疗学、营养卫生学和烹饪学等相关知识,根据药食同源、医养同理,充分发挥各类食物和药物的功效,研究药物与食物的结合,以达到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目的的一门学科。
5
药膳的分类
按药膳的功效分类
1 滋补强身类
2 治疗疾病类
3 保健抗老类
6
药膳的分类
按药膳的食品形态分类
1 流体类
① 汁类
② 饮类
③ 汤类
④ 酒类
⑤ 羹类
2 半流体类
① 膏类
② 粥类
③ 糊类
7
药膳的分类
3 固体类
① 饮食类
② 糖果类
③ 粉散类
④ 菜肴类
⑤ 饮料类
⑥ 粥食类
⑦ 糕点类
⑧ 罐头类
⑨ 其它类
8
药膳的特点
中国药膳,是中国灿烂文化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遵循药食同源,性味功能统一的原则,重视药食宜忌,使药物与食物合理配伍,作用于人体,达到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寿的目的,中国药膳学从兴起,发展到完善,形成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由其自身的特点所决定。
9
药膳的特点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强身健体,防病治病
方便快捷
加减灵活
10

中医药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74030239
  • 文件大小356 KB
  • 时间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