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 要】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占30%-40%,大脑半球出血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占20%,病因 主要有高血压并发细小动脉硬化、当血压骤然升高时破裂出 血, 尽管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多数患者保住了生命, 但留有后遗症[1] 。 我科近年来收治脑出 血患者 70 例, 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脑出血 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210-01
1 临床资料
脑出血患者 70 例, 均经头颅 CT 确诊。 男 50 例, 女 20 例;年龄 30 ~ 90 岁; 出 血量 5 ~ 20ml。 住 院 时间 10~ 40d, 平均30d; 死亡 1 例, 能独立行走 50 例, 能借拐杖行走 19例, 出院时均能翻身, 生活基本能自理。
2 护理
急性期护理
脑出血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 搬运, 以 防出 血加 重,必要时用约束带。 大量脑出 血昏 迷患 者,24 ~ 48h 内禁食, 以防呕吐物返流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通畅, 防止脑缺氧。 加强口 腔护理, 防止口 腔细菌感染。 定时翻身,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预防压疮发生。 尿潴留者应置留置导尿管定时放尿。 置留导尿管时严格无菌操作, 防逆行泌尿系感染。 便秘者用缓泻剂或开塞露等协助排便。 控制脑水肿, 患者需卧床, 头抬高 15
° ~ 30°, 以利于静脉回流, 以降低颅内 压。 吸氧可改善脑缺氧, 减轻脑水肿。头冰袋可降低头部温度, 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 甘露醇等脱水剂可快速有效降低颅内压。 应注意甘露醇快速静脉滴入速度, 以保证降颅压效果。 血压维持在适宜水平, 既保证有效的灌注压, 又防止由于血压高引起出血[2] 。
恢复期护理
功能锻炼和语言康复训练:急性期要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及体位更换; 病情稳定后, 即可开始床上肢体活动, 一般先从被动活动开始, 随着运动功能的恢复逐渐减少辅助量, 直至患者能完成主动运动。 加强患者肢体的按摩、针灸或理疗。 讲一些简单的日 常用语, 或让患者反复听日 常用语的磁带, 以强化语言刺激, 逐渐恢复语言功能。
皮肤护理:对昏迷患者经常按摩受压部位, 及时清洁更新污湿的被褥及衣服, 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 使患者舒适,避免压疮发生。
心理护理:脑出 血常引 起肢体瘫痪, 语言障碍, 易产生悲观失望心理。 部分患者拒绝输液及服药, 不配合治疗, 护士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避免患者暴怒、 抑郁, 使其保持情绪稳定, 关心体贴患者。 常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思想情况, 讲解一些情志与疾病的关系, 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 给予精神安慰,保持乐观心态,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